719 大秦女皇(20)(1 / 3)

>

曾经,七杀也以为秦法严苛,但到了这个时空才知道,秦法虽严,却没有后世所认为的那么夸张。

只要安分守己,便不会触犯。

更不会动不动就施以肉.刑,除非是重罪,否则多是以工代罚。

人力这种资源,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时代,比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更为珍贵。

动不动就杀人或伤人?历代秦君没那么傻。

秦法之严,严在违法乱纪者。

对于想过安稳日子的人来说,秦法是一种保障,保障他们不受坏人的欺负。

举个例子,在大秦,懒惰是一种罪,形同偷盗。

严吗?很严。

但每个家庭的大家长,可能都会高兴有这样一条法规,以避免家中出现懒惰的子弟。

秦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商鞅进行改革,其初衷是“法者,所以爱民也”,又说“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从一开始,秦法就立足于爱民。

所以,秦法之严,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秦法并非一成不变。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国统治者开放包容、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态度。

当年变法,是因现有的法令不能让秦国走向强大。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已经感觉到某些法.规不适,做出了改变。

否则的话,怎会从分封制变为郡县制?

秦始皇可不是清朝那些守着祖宗旧法、冥顽不灵的皇帝。

当秦法阻碍到大秦的发展,秦始皇必然会像当初的秦孝公嬴渠梁一样,对秦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

七杀对秦始皇有这个信心。

目前大体上维持现状,只是因为时机还未成熟。

经过数代的经营,老秦人早已接受了秦法,不适应的只有六国人。

扶苏想要六国故旧打从心眼里臣服大秦,想法很好。

但是,有灭国之仇在,无论大秦做什么,六国故旧都能挑出毛病。

唯有时间,可以抚平失国之恨。

扶苏不太赞同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