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覆手为雨(1 / 3)

扬明 柯久 1261 字 11个月前

哗!

经历过最初的错愕过后,皇极殿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哗然之色,在场的朝臣脸色均是颇为复杂,惊疑不定的眼神不时在身前三位宗室亲王及上首天子的身上掠过。

虽然知晓天子一向"睚眦必报",但众人也没有料到天子的报复竟然来的如此之快,并且如此干脆。

端王朱常浩以皇明祖训为例,奏请出京就藩;锦衣卫指挥使赵吏则是弹劾其藐视朝廷律法,强行自户部衙门索要钱粮,并且在私底下进行商贾一事。

要知晓,大明虽然给予了这些宗室亲王莫大的富贵,但也增添了不少条条框框,其中便有限制宗室亲王经商这一条。

虽然在两百余的国祚传承中,这条禁令早已名存实亡,放眼整个大明,恐怕除了甘肃兰州的肃王府之外,其余宗室门下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营生。

毕竟仅靠朝廷那对折发放的俸禄,可无法满足宗室亲王骄奢**逸的日常生活,尤其还要承担整个王府的开支。

但不管怎么说,朝廷法制终归是朝廷法制,纵然宗室经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却无人敢于将其拿到台上说,毕竟这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对宗室亲王的规定大相径庭。

现如今,锦衣卫指挥使赵吏毫不留情的点出了这个事实,无疑令端王朱常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若是继续以皇明祖训为借口,坚持想要出京就藩,天子便能用"与民争利"的罪行问罪于他。

要知晓,"与民争利"这四个字在大明朝野两百余年的国祚中屡见不见,不知多少朝臣凭借着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令得大明天子哑口无言。

就连富有四海的大明天子对此也是束手无策,遑论端王这等毫无根基可言的闲散宗室。

若是天子铁了心问罪于他,轻则将其禁足;重则将其押送至凤阳,令其在高墙之下,终老一生。

若是再往严重些想,只怕生出些许"意外"都未尝不可。

"陛下,臣臣"

重压之下,修身养性多年,自认为无论发生何事都能无动于衷的端王朱常浩也彻底变了脸色,口中断断续续,始终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语。

"陛下,臣等有罪。"

相比较一向能言善辩的端王朱常浩,平日里更为跳脱的惠王及桂王二人倒是率先反应过来,干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