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延安城外(1 / 3)

扬明 柯久 1181 字 11个月前

九月二十,秋分。

烈阳之下,延安城外的流民身形愈发清晰,自从十余天前,安塞县高迎祥揭竿起义之后,其麾下队伍便是犹如秋风卷落叶一般,迅速席卷了延安府的全部县城,除了少许几个县令弃城逃跑,捡得一命之外,其余县令无论平日里官声如何,尽皆乱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如此短的时间,仅凭高迎祥麾下的势力自然是做不到席卷全部县城,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便是在这些天中,延安府连续爆发了多次起义。

诸如有两名叫做王虎、黑煞神的农民在洛川县起义,王和尚在高迎祥率部走后,于延川县起义。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农民起义便是遍布整个延安府,甚至临近的汉中及甘肃也有小规模的叛乱爆发。

在整个延安县城近些化作一片废墟之后,群龙无首的流民百姓便是不由自主的聚集到延安府城外,与最先起义的高迎祥汇合。

约莫在五天以前,于兰州城血洗了会宁王府的张献忠也率兵赶到,与高迎祥合兵一处。

在延安府城楼上众人惊慌的眼神中,城外的流民百姓已然聚拢了十万有余,至今已是围困延安府城多达十天之久。

如若不是经过这些天的"吞并",各支起义队伍之间已然确定了一定的尊卑关系,怕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祸事早就在延安城外的平原上演。

饶是如此,城头众人眼神中的担忧也是丝毫不减,如此多的人马,聚拢在延安府城,终归是一桩不小的隐患。

临近的西安府富庶无比,又有与国同休的秦藩坐镇,但那里却是被饥肠辘辘的流民们视为禁忌所在,那里不但驻扎着重兵,又有乡绅们训练的家丁乡勇,会拦住他们的去路。

西安府去不成,另一侧的榆林城也是死路一条,那里不但是九边重镇的精华所在,又有三边总督留下的精兵坐镇,大家揭竿起义是为了求活,而不是为了求死。

基于此等信念,聚集在延安府城外的百姓越来越多,每日仍有慕名而来的流民百姓赶至此处,队伍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起初的时候,以高迎祥为首的"义军"首领还会分润一部分粮食救济这些饥肠辘辘的流民百姓,但随着队伍愈发扩大,每日分润的粮食却是越来越少。

加上已是九月深秋,每到夜间来袭,寒气便是有些逼人,一连多日的清晨都会发现死于饥寒交加之下的流民百姓。

饿死的人多了,疫病便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