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北戎津大营(1 / 3)

“难道大王是想再设立一军营,再立一支新军!”

顿了顿后昭雎说道

“哈哈!”

闻之,熊横立即大笑起来。

“右令尹真知寡人心意是也,寡人之意便是再立一支新军,也是四万以作屯兵,就设立在北戎津,闲时训练,忙时征战,开垦荒地,甚至自给自足。”

“至于这兵源何处,寡人亦是想好了,可征军役以独税赋,屯兵三年回乡,若遇战事,则为国征战,立功则必有赏赐,若是无战事,可在三年后回乡,免除其十年乃至更久的税赋,如此功有赏,过有罚,司徒以为如何?”

简单来说,就是义务兵役制加生产建设兵团,至于北戎津,后世乃称之襄阳,从此处向西,几日可抵达上庸,可攻秦国,往北可几日抵达洛邑、新郑之地,威胁中原韩魏,往南更能直达鄢郢之地,随时随地听王调遣。

倘若此大营立下,那楚国的形势将变成上庸驻守四万大军,听命于王;北戎津驻守四万大军,也亦是听命于王;更有鄢城郢都之地,大军各一万,也俱是听命于王;如此楚王再要推行什么国策,四下里的郡守、封地的氏族君主们,又有谁敢反对。

这样大的事情,他司徒所能做的无非就是提供粮草,提供徭役罢了,主要的还是需得大将军府为之,甚至还得有司败府的参与,因为楚王方才所云,不仅是立了一军,更是为大楚立下一法。

如此手笔,按照楚王的个性,昭雎知晓此事是不成也得成。

再加上外界今年韩王薨,魏王薨,新即位的两位君王,皆是有抗秦之心,楚王以韩公子虮虱为昌国君,就足见其有连韩之心,连韩能干嘛,当然是攻秦了,还有说与韩使者尚靳去往大梁,也当是此意。

楚国这么大,楚王偏偏重兵尽于西,无异于是指向秦国了。

转眼之间,昭雎就想了许多,主意已在他心间。

“大王,臣是干系不小,非臣所能独论之,不过今日大王问道,臣思虑一番后,认为大王雄才大略,此策甚好。”

“臣曾闻之,上庸将军屈侯乐在上庸营寨中,设有训练、农种、水利、铸造、犬彘、司马之事,大军皆有所耕,皆有所依,初时一应粮草都得从国府征调,到如今已所需不多,从我楚粮草而言,臣以为可。”

“臣还有其二者,北戎津之地,临韩三川,地处沃野,可谓是地多人少,正好行之以屯兵;又为汉水交汇之处,若从北而南下,必过北戎津是也,在此处设立军营,正好可拱卫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