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上庸练新军(二)(1 / 3)

景翠微微躬身:“是,大王。”

“臣之二曰,乃是势均力敌。臣以为秦人之强,乃在于其三也,一者,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便以二十一勋爵制而激励黔首,故此秦人上了战场,杀一人可得公士,授封土地,以为士卒,臣在上庸之时,就亲眼见的秦人战车之上悬挂着我楚军的头颅,腰间皮囊当中,存放我楚军之耳,如此之士气,焉能不强乎。”

“二者,乃在练。商鞅未入秦国之前,秦人屡次败于魏国之手,就连河西之地,也被魏人所取,商鞅变法之后,训练新军,重新改变战阵,士卒之间配合得当,将军们也是调度有方,因而秦人之步卒,闻名于天下,方才能在河西一战而破魏军,取失地也。”

“三者,军械也。秦人甲士众多,长戈众多,箭矢众多,利器众多,孔夫子尝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言,此军械便是秦人之器,器已利乎,虎狼之师何以不横扫天下。臣以为,只要我楚国所具备此三者,便可与秦势均力敌也。”

“势均力敌,便意味着不必再坚守不出,纵然是在原野之上,遭遇秦军,为楚国一样也可摆下战阵,于战鼓声中,与秦人拼个流血漂橹,而不是一击既败之局。”

此言落下,群臣开始互相看起来。

比起坚守退敌,这势均力敌可就要难办多了。

其二其三倒还好说,只要大军聚集起来,便能进行战阵的训练,只要大军聚集起来,就可以修缮打造武器,楚国地大物博,自然不缺少这些,最难办的就是这其一。

真若是像秦人学习,以二十一层功勋制而激励楚人,那将意味着楚国会如秦国那般,诞生许多的新贵族,新贵族们挤压旧贵族的生存空间,所有的权势都会付诸东流,这是楚国氏族所不能容忍的。

商鞅变法之时,或许许多人还看不清这里面的条条道道,可如今都几十年过去,历经两次变法的楚国氏族们,岂能不知勋爵制度,就是让平民来分他们的蛋糕。

群臣皆是不语,唯有楚王大笑起来。

“不可,不可也!”

率先否决者,正是楚王。

楚国推行勋爵制度,乃是必然,但绝非是今日。

“大王,为何不可?”

楚王冷笑一声:“大周制礼,天子之城方九里,高九仞;公之城方七里,高七仞;侯伯之城方五里,高五仞;子男之城方三里,高三仞,何也?”

群臣不语,楚王再道:“寡人再问,孔夫子之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何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