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昭雎为右令尹(1 / 4)

次日一早,楚王亲自书写诏令。

由司宫子玦手执诏令,送至国事府,继典客府、司徒府之后,由司败府下再立典狱一司,不同于典客府初次设立三司时的震动,也不同于户籍令所掀起的风声,就只一个典狱司,朝中上下依旧安安静静的,似乎并未掀起多大的震荡。

至于这一日下午,许久未见王的上柱国大夫、国事大臣昭雎在寝宫之外求见。

想想昭雎为楚王授课之时,每三日就有一次面见王,如今倒是有半个多月,未曾谋面楚王。

楚国政事,皆由国事府处置,执掌国事府者乃令尹屈原,若无必要,楚王则轻易不会向那里走动。

“哈哈,多日不见司徒,寡人正想着时,司徒就主动来了!”

楚王的态度,是一如既往地热情。

“臣拜见大王!”

礼不可废,昭雎依旧是立在原地,恭恭敬敬地行之一礼。

“哈哈,无需多礼,自我楚国设立户籍司,已是一月有余,不知如何呢?”

熊横一边拉着昭雎落座,一边出声说道。

“户籍令公孙段上报,说有了大王象数之后,行编籍统计之策,可谓是事半功倍,如今我楚国上下,皆是将象数之法推行开来,我户籍司吏俱是以此而做统筹!”

昭雎并未直接告于楚王,而是说起了这象数。

公孙段是他麾下的官吏,此事他岂能不知。

“哈哈,此乃寡人闲暇所想,乃小道尔,倒是我楚国户籍之事,方为之大道!”

“臣以为大王之策,每一郡之地,俱是设一户籍分司,立户籍长一名,执掌此郡之户籍,户籍分司之下,又往每一县派遣户籍官三人,行统计户籍之事。时至今日,楚国氏族封地之外,我楚各县各郡,俱是将此户籍之吏,派遣下去。”

楚国地大,有许多的地方,更是交通不便。

官吏是派下去了,可要等到统计完了,就要到明年了。

熊横计划第一波变法,也需得四五年的时间,正就是因为此。

“不知各县各郡守反应如何?”

许多事情昭雎做,和屈原做是不一样的。

就如同今年年初,围在王宫外的臣子,都会团结在昭雎的身侧,而不是屈原的身侧一般。屈原是楚王的变法之臣,而昭雎则是与楚国诸多臣子有着共同利益的氏族。

“回大王,自吴起在我楚变法以来,我楚国就有其户籍之制,编户齐民,今日大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