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令尹与大司马的态度(1 / 5)

“……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便是如此。”

翌日,楚王寝宫中。

整整一个上午,熊横都在听景鲤讲述楚庄王的典故。

只是这故事不是称霸,而是一次普通的使者与君王的故事,这是再说楚庄王围攻宋国国都九个月,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派遣出使者解扬前往宋国,在经过郑国时被郑国所抓,献给楚庄王。

楚庄王企图收买解扬,几次威逼利诱,解扬终于才答应,会告知宋国国君,郑国不会来救援了,不如早日投降吧,可当解扬来到望城中的楼车上时,又突然大喊,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了,请宋国再坚持一下!

楚庄王大怒,就要处死解扬,却听得解扬说道,他此来的任务便是告诉宋国国君坚守,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了,请立即处死我吧。

见此,楚庄王反而是放了他,彰显了仁义大度,这便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令尹是否在说,寡人不该扣下秦国使者?”

楚王直接问道。

景鲤点点头:“大王英明,老臣正是有此心思,我楚国与天下诸国,乃是非战即和,然战少则和多,若是斩杀使者,还如何能和呢,战时,必然为和时虑,和时,也当为战时思,此方为君王之道。”

这位老令尹在任何时候,都是睿智的,唯有在对待秦国的时候,总是昏了头,让熊横对他的心思,总是不能理解。

当初扣押秦国使者,非是熊横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他要让楚国国内的亲秦臣子,绝了这份心思,尤其是景鲤这样的,现在战事已然开展,是否扣着冯章和向寿,倒也不是很重要了。

“令尹言之有理,可是他秦人为何又扣下我父王?”

“大王,此一时彼一时也,合乎使者能与君王相提否,为今之计,大王还是将秦国使者送回的好,否则太后以此要换回公子子兰,亦或是楚王槐,大王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当然是不能让他们回来了。

在这一点上,熊横与他倒是有共同的想法。

“寡人明白了,只是两军正在交战,以何样的理由放秦国使者回去呢?”

景鲤呵呵一笑:“大王有所不知,秦国派遣使者魏冉出使我楚,几日间便可抵达,必然是来言和谈一事。”

“魏冉,可是那秦丞相?”

“正是,魏冉此人本为我楚人,又是秦太后之兄,秦王稷之舅,派遣他来出使楚国,可见秦人之诚意!”

说到这里,熊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