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老狐狸的峥嵘(1 / 4)

天气微冷,楚王寝宫中大门紧闭。

偏殿中,正有声音郎朗传出。

“……击杀共叔段后,郑庄公才真正的执掌了郑国大权,不知大王从这故事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最近这些时日,景鲤显然是有所预谋,在给郑庄公的故事上,反反复复地和楚王讲述了许多了。

或许是最近南太后势大,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尤其是前几日在朝堂上,他身为令尹的权威,几乎要失灵。

国内,楚国臣子将如何看他,国外,天下士人又该如何看他。

与往常不同,今日的熊横是正襟危坐,听得十分认真,尤其是听到共叔段被杀时,更是叫了一声好。

这无疑是给了景鲤某种信号。

“还请令尹细说?”

“大王,共叔段不过一郑国公子,郑太后之少子,麾下既无臣子,也无私兵封地,又如何掀得起这么大的风浪,此皆是因郑太后一味宠信所致,可以说共叔段的臣子封地以及私兵,尽是郑太后所赠。”

郑太后,乃郑庄公其母,只是自由就不喜欢郑庄公,只喜欢共叔段,郑庄公即位后,就一直要封地要钱财给共叔段,最后导致共叔段造反。

熊横猜到景鲤要表达什么,他并未言语。

“大王以为,此错在郑太后吗?”

景鲤自问自答道:“非也,此错在君王也,妇人之爱子,乃是天性,妇人不知国事,也是天性使然,而郑庄公身为君王,却不加以制止,反而是纵容,所幸没酿成大祸,否则又何来郑国之社稷。”

说到此,景鲤在地上走了几步,又叹了一口气,神情当中似有无尽的忧愁。

“不知令尹在忧思什么?”

熊横问道。

“大王啊,老臣在忧思,我楚国的社稷,即将要如郑国那般了。”

“郑国?”

楚王惊讶之余,又流露出不解。

“正是,老臣请大王试想一下,南太后是喜欢大王多一些,还是喜欢公子子兰多一些呢?”

给楚王当了这么久的老师,景鲤终于是要舒展其志了。

楚王很是认真的思索了片刻:“该是子兰吧,寡人曾常常听母后念叨,子兰何时能归来,子兰何时能如寡人一般,陪伴在她左右。”

“大王英明也,如今之大王,如春秋之郑庄公,如今之楚太后,如春秋之郑太后,如今之子兰,岂不就是共叔段!”

楚王似有不信,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