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少年人的血性(1 / 5)

昨日楚王归宫,就为太后与刘妃献上熊掌。

一头熊有四只熊掌,剩下的那两只也没有浪费,被楚王赐给了两位老师,景鲤与昭雎。

祭祀过后,今日无事。

楚王寝宫中,又是载歌载舞。

不过今日楚王多了两位客人,一位乃是安国君子玦,一位乃是少年黄歇。

大殿正中那容貌姣好的舞姬,正扭着细细的腰肢,彩带在手中上下挥舞,惹得一旁的安国君目不转睛,至于黄歇,也不知是因为年纪小没发育,还是什么原因,他总是时不时地朝楚王瞟来目光,显然注意力并没有在这个舞姬身上。

“安国君,宫中舞姬可好?”

楚王在上首笑呵呵地问道。

安国君忽然回过神来,神情有些抑制不住的尴尬:“臣曾听人说,我楚国舞姿不仅是有中原之雄伟,更是有南国是秀丽,尤其是宫中舞姬更是此中大成,今日一观,果真如此,好,真好!”

对于其人,熊横的印象还停留在从前,停留在众人耳中。

这位安国君博学多才,为人谦让,又礼贤下士,拥有着不少的美名,本以为这样的人会志向不小,甚至见到主少国疑的局面,会颇有些心思。

毕竟前些年,秦太后与秦相魏冉可是费了好大一番手脚,才平定了季君之乱,在战国公子作乱,屡见不鲜啊。

但通过这几日接触下来,除了善于拍马屁外,不对,现在又有一点好色,在这些之外这安国君并无表现出什么不对劲,对他这个君王,也是尊崇有加。

熊横再道:“子玦吾兄,若是喜欢,可常来这宫中陪寡人饮酒,反正这封地我看你也不大想去!”

听闻此言,安国君立即站起身来,朝着熊横拱手道:“大王真是明鉴也,臣是要请求大王,请大王准许臣留在这郢都当中。”

熊横微微一笑,封君不想回封地,这可就有意思了。

在熊横的印象中,自他去年到郢都时,安国君就已经在封地了,这好好端端怎么就不愿意待了。

“寡人想知道原因?”

“启禀大王,臣之汉北十县,乃苦寒之地,臣在那里三年,师不见名士,人不见熟人,终日就只能与黄土为伴,实在是无聊的紧,再有那汉北吃食苦涩无味,臣也一样吃不惯。当然还有最紧要的,臣想一直陪伴在大王左右,但那汉北之地,实在距离大王太过远矣!”

原来他不想去的理由是嫌弃太苦太累!

北戎津之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