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君臣相见(1 / 8)

这叫刘春的人气定神闲。

这种神色,让张安世有些不悦。

“话虽如此,可是”

朱椿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读书不易啊,要用功。”

少年迷茫的抬头看一眼朱椿。

可朱椿却只朝他微微一笑,这笑很纯粹,纯粹到连这少年也全无戒备心,少年嗯了一声。

朱椿已是留下一道长长的背影,带着众人,已朝着那无数灯火喧闹之处,信步而去。

y两位先生。

“殿下有何吩咐?”

“不必称呼殿下,历来人们称我为蜀秀才。”

两位大儒莞尔。

朱椿道:“蜀地乃天府之国,百姓富足。”

“是啊,尤其是殿蜀秀才您·爱护百姓。”

张安世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们读书人……不,先生一定满腹疑惑,其实这太平府的手段,并不新鲜,无非就是民富国强两个字,百姓们富足,官府的税源也就大了,税源一大,能干的事就更多了。就说这太平府吧,太平府为了开拓财源,想尽办法,疏浚运河,这是为什么?不就是打通商人的脉络,给他们行商提供更大的便利,从而使商业兴盛起来,征收更多的商税吗?”

朱椿眼里露出几分失望之色,他想说什么,最终又将这些话吞咽回了肚子里。

与此同时。

张安世回到了右都督府。

张安世还在为那读书人的耍弄愤愤不平,口里骂骂咧咧。

这时,陈礼却已来了。ωωw.

南镇抚司距离此地不远,所以陈礼经常来,张安世早就习惯了。

“都督,那件事安排妥当了。”

“哪一件事?”

“那个叫李时勉的人封。”

张安世顿了顿:“我张安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不喜欢玩虚的,只求实效。还有粮赋,这粮赋……想要征收更多,无非是尽力保证农户们可以丰收而已,而要让他们丰收,官府就必须想办法兴修水利,官府与百姓,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要做到相辅相成,其本质……就在于……梳理官民的关系。”

张安世朝身边的文吏使了个眼色,这文吏便忙退下。

张安世随即背着手,信步向前踱步,一面道:“这家伙现在很出风头吧?”

“是的,可以说人人称颂,他和那蜀王,现在恨不得被人称为圣贤了,入他**ijH。”

张安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