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宦游凄苦、真要去天涯海角当官了?(1 / 3)

现在就在全国搞成体系的医疗服务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太成熟,有点太想当然了。

不过马士英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大规模的铺摊子有点不现实,可小范围的做些工作还是有必要的。

“朕在行政架构调整会议上说过,新设的教医厅除了主管文教之外,还要管医政。内阁这边应该制定一个全国医政发展的大规划。朕的想法是,两到三年里,要京城至少要建两家的正规大型医院,而各省省府也得有一家正规大型医院。另外五到八年时间里各府要拥有一家医院,十到十五年里,正规医院要覆盖到县州。”

说了对医院的设想后,朱由检又补充说道:“医院为官监、自收自支的非盈利性单位,各级教医部门要从医疗手段到收费上全面监督医院的运行。既要保障医院有经费正常运行,医务人员的收入体面,又要防止其成为暴利机构百姓们很难看得起病。各级衙门要从税收和财政上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给医院,从而补贴他们能够用相对便宜的方式展开医疗工作。”

医疗是没条件搞免费制度的,只能通过官府贴补的方式,稍微将基础医疗的门槛往低降一点再说。在任何时代,只要你肯花钱,医疗都是个无底洞,老朱家几辈子人加起来也填不上免费医疗的窟窿。

现在来说,除了慢慢普及医院的覆盖率以外,还有个当务之急便是实现医生群体的正规化。朱由检的想法是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先将军医培养的体系从军事大学中独立出来,然后再建一所民医大学。除此之外,还要配套一些专科的医学院,吸纳一部分受教育群体进入。

随着教育普及的深入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群体寻找就业门路,做医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这段时间,军校体系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只有一两所军校肯定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朱由检的设想是除了专门的军医大学以外、还要建一所独立的炮兵大学,军械大学,以及两到三所陆军军官大学,两所左右的独立海军大学!目前京师的军事大学,要升级为高级军政大学,主要用于高级军官的继续教育,不再作为基层军官培养学校来使用。

登州码头上、两三千从中原逃难而来的难民云集在这里,准备登船。现在的难民们已经知道朝廷会将他们安置在远地的事,尽管心里还是有点恐慌和迷茫,但他们心里还是能接受的。去远地就去远地吧,朝廷又不会不管他们,怎么着也比呆在中原挨饿等死的强。

这次要乘船,估计应该是去辽南,乘船去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