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没有碗(1 / 3)

剑歌行 七辛海棠 1085 字 2023-02-28

冀州城东,平山县,杜牧之早早醒来,简单梳洗之后离开了家。

在长安城科举失利之后,杜牧之便回到了家乡,成了一名乡间的私塾先生。

与寻常的私塾不同,杜牧之所在的学堂,不是教导一家一姓的“私学”,而是他私人创办的“义学”。

义学只为传道授业解惑,通常是免费教导学童。

开办义学的先生,通常家境或者财力都还不错。

但杜牧之是个例外。

杜牧之身无余财,家中也异常清贫,所以开办“义学”的三个月来,杜牧之一直在勉力支撑。

好在那些学童的父母虽然同样贫困,但对杜牧之十分尊敬,还经常让学童们带些米面菜蔬过来,权且当做孩童们的学费。

杜牧之也是个秒人,他收了这些食材之后,便每天中午在义学边上的小厨房生火做饭,供给这些学童的午餐。

今日天气阴雨潮湿,杜牧之还是和往日一样,快到中午时,便去小厨房里生火做饭。

杜牧之挽着破旧长袍的下摆,蹲在灶膛前,总算点着了火,然后淘米下锅,准备做一锅米粥,给义学中的十几个孩子食用。

生火做饭的过程中,学堂中朗朗读书声传来,让杜牧之的心情颇为舒畅。

站在屋檐下的杜牧之轻声念道:“云中乱拍旭山舞,风过小镇读书声。”

杜牧之随**了这句诗,他觉得有几分不妥,便陷入了沉默。

可是便在这时,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说道:“杜牧之,你这爱管闲事的家伙,安旭山跳个舞,你也要作诗讽刺几句!”

杜牧之吓了一跳,他的心猛然悬了起来。

所谓旭山舞,是如今许多人在耻笑的事情。

安旭山进京面圣,居然扭动着三百多斤的身躯,在殿宇中翩然起舞,阿谀奉承的丑态让很多人为之不齿。

所以,眼下“旭山舞”这个词,是专门讽刺安旭山的。

杜牧之随**了这么一句诗,不知不觉就用上了“旭山舞”这三个字。

结果,诗句刚出口

M.,就被人给偷听了去!

杜牧之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冀州距离范阳很近,要是让安旭山的爪牙知道了这句诗,恐怕杜牧之会有杀身之祸。

胆战心惊的杜牧之站在屋檐下,然后看到两个年轻人从茅屋后面绕了出来。

年长一些的那个人锦衣华服、神情高傲,杜牧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