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长板桥(1 / 3)

剑歌行 七辛海棠 1093 字 2023-02-28

明岳的推测确实没错。

叛军的将领苏劲方察觉到了这支朝廷精锐的存在,并且很不屑一顾。M.

几百名精锐骑兵,在平原上确实可以来去如风、杀敌如斩草。

但对方注定也就只有那么点人而已。

如果堂堂正正展开决战,几百多骑兵,还不够一万叛军精兵塞牙。

苏劲方拿着地图看了看,将决战的目标选在了六十里外的通安县城。

根据向导介绍,通安是一座大县城,城中人口大约两万人。

想要疏散这样一座县城,做到坚壁清野,那是不可能的。

懦弱的官兵肯定会躲在县城里瑟瑟发抖。

而苏劲方要做的,就是冲进县城,抢光那里的粮食。

在苏劲方的命令下,一万叛军士兵铺天盖地的大步前进。

长长的队伍,沉闷的脚步声,就像是一道洪流滚滚而前。

叛军的入侵,让沿路的朝廷百姓早已逃散,或者在叛军的刀剑下悲惨死去。

叛军大军毫不停留的直奔通安县城,直到在一座桥的前方停了下来。

这座桥架在一座小河上。

因为修的简陋,桥上用木板铺成,所以这座桥被称为“长板桥”。

小河不算宽,比两箭之地宽了些,是大江的小支流。

由于地势的原因,这条小河的水流湍急,想要过河只能走长板桥这一条路。

在小河对岸,一支为数不多的朝廷军队守在那边。

微微的和风中,朝廷军队的黑红旗帜随着风飘扬着。

苏劲方皱着眉头,在远处眺望着长板桥这边的虚实。

桥面上设置了一些障碍,人可以通过,但如果战马冲锋,肯定会受到严重阻碍。

尤其是桥头附近的那些米字形的拒马,如果策马冲锋,很容易被拒马桩扎死。

官兵在桥上设置了胸墙、鹿角等防御设施。

守桥的依然就那么几百人,看起来还有一些民夫帮忙。

看样子,朝廷是打算死守长板桥了。

苏劲方向传令兵说了几句,便有一支数百人的叛军士兵朝长板桥冲了过去。

为首的叛军斗将勇猛善战,但性格彪悍鲁莽。

秦明毫无花哨,带着披重甲的步卒,直接朝长板桥南岸冲了过来。

站在拒马桩后面的明岳等人严阵以待。

守在长板桥这里的,是明岳带来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