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光脑(2 / 3)

把博思的机械臂再次改良了一番,只希望不要出了什么意外。

今天博思是主治医生,两个有四条手臂的机器人做助手。好有一个胸前装有一块装甲的机器人拿着两支阿卡枪守在门外。

莫阳躺上了手术台,"博思,开始吧。"

他是不需要打麻药的,博思伸着机械臂就冲着他的面门而来,在离着鼻子两厘米的距离就停下来,实际上机械臂上的顶部还有一根非常非常细的碳纤维管,管子已经**了莫阳的鼻腔中,而且已经**了很深的地方。然后穿过面部的筛骨,一直捅到大脑底部的蝶鞍骨,再进去就是大脑的外层硬膜了。

接着,通过碳纤维管形成的一个通道,博思伸进去一根玻璃纤维管,射出脉冲激光,把硬膜烧出了一个洞。然后又换成一个空心的管子伸进去,注入核磁共振的造影剂。等待一段时间后,才把毛细单片核磁共振针放进去,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也就是博思操刀,换做其他什么人,莫阳绝对是不敢这么做的。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等待,大脑结构整体成像完成,博思把毛细单片取出,把三维图像通过头顶的显示器播放出来。莫阳可以看到大片黑色包裹着一片片整齐的灰白色,那些灰白的部分就是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网络,可惜核磁共振只能只能看到神经网络的整个布局情况,再细一些就没办法了。

莫阳说,"整体定位做好了吧?开始用光子显微镜成像扫描。"

博思又换成空心的管子,注入指示剂,还是等待一会儿,就**另一根管子,对局部区域打入低频光子。一顿操作后,显示器上出现一张带着密密麻麻荧光小点的照片,这只是大脑一个截面的图像。M.

莫阳看了看,对成像效果还算满意,又指挥说:"开始进行三维成像扫描吧。"

"好!"博思在纤维管里又伸进一根黑色导管,这是图像捕捉器。因为三维成像整个过程需要十几亿张二维截面图的照片组合在一起,数量越多,三维图像越精准,所以必须要保证二维图像是连续的,不能丢失的。

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在一旁的辅助机器人给莫阳上了营养液的吊瓶,莫阳足足躺了十五天,除了感叹博思还需要进一步升级外,就是隔三差五的通过守卫机器人给刘小米报平安。

成像过程终于完成了,博思把大脑硬膜修补好,手术就算圆满成功。但是剩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实两个辅助机器人已经开始在做了。根据成像的结果,通过搭建相应的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