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归(3 / 4)

将军好凶猛 更俗 1526 字 2023-06-01

「谁?」葛伯奕疑惑不解盯着罗望,问道。

「郑昌龄。」罗望说道。

「怎么可能?」葛伯奕震惊问道。

郑昌龄乃是他的内侄,战前出任光州录事参军。

孔彦舟、胡荡舟等降将率归德军投降赤扈人之后,监军使及光州通判等人都被处斩,其他官员都生死不知。大家都猜测这些官员应该都被孙彦舟、胡荡舟等降将当作贡礼献给赤扈人了。

也就是说,郑昌龄倘若未死,此时也应该在赤扈人的大牢之中,怎么会事隔两三个月没有音信之后,突然出现在罗望的营中?

「孔彦舟、胡荡舟降虏,监军使周光均等人被杀,郑昌龄说他与光州其他官员被抓起来关押到虏兵大营之中。赤扈人对他们有招降之意,所以他们被关押起来不算难捱,但郑昌龄说他心系大越,坚贞不屈,半个月前才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逃出虏营,辗转逃到我这里来……」罗望小心翼翼的说道。.

说实话他并不信郑昌龄的说辞。

当然就算他相信郑昌龄的说辞,也知道这时候送郑昌龄回建邺,多半会被京襄系的大臣扣上「假称逃归、实为胡虏内应」的罪名扣押起来进行严厉的审查。

因此,罗望就将郑昌龄扣押在营中,等葛伯奕过来拿主意。

葛伯奕摒退左右,待罗望单独将郑昌龄带过来,他直接拔刀架在他的脖子,怒目盯着他皆是菜色的瘦脸,怒斥道:「你这没有用的东西,你为胡虏充当内应,是要害你妻儿老小都掉脑袋的,我也无法保住他们项上的头颅!」

郑昌龄跌坐在地,急叫着为自己辩解:「昌龄对大越忠心赤诚,对郡公忠心耿耿,一心想着不连累郡公声名,胡虏刑讯计诱皆不受。这次乃是吃尽苦头才侥幸逃出,郡公如若不信,杀了昌龄之后,就将昌龄抛弃荒野,便当昌龄从没有出现过也罢!」

葛伯奕将信将疑的盯住郑昌龄好一会儿,才还刀入鞘,厉色说道:「你且说到底是怎么逃出来的吧?你但有半句虚辞,小心我大义灭亲、绝不容情!」

目前除了杨茂彦已判流充岭南不说,汪伯潜隔三岔五就被弹劾失察无能,绍隆帝此时也只能借口枢密院不可一日无长官相守,暂时保住他的官位。

葛伯奕现在也不知道这时候他们之中再有一人被坐实「假称逃归、实为内应」的罪名,会进一步陷入何等被动的境地。

因此,郑昌龄

即便通过第一关考验,葛伯奕还是不敢轻易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