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3 / 5)

将军好凶猛 更俗 1794 字 2023-06-01

来的消息,我们这两天就盯在这里,边蹭边打,京中要是还猜不到这一切,硬将朱公护送进城,也没啥意义,对不?”

说到这里,徐惮心虚的觑了站在旁边的朱沆一眼。

朱沆不懂具体的战术安排,但听徐惮后面的语气,似乎都未必就想着要将他送进城去,赶忙插话道:

“还是劳烦徐惮小将军尽可能送我进城!”

朱桐在一旁说道:“父亲可以先写一封手札,叫徐惮他们有机会射入城中通禀,后面能不能进城,还是要看有无机会。”

朱桐还是知道父亲朱沆是什么心思。

渡江虏兵大量被牵制到草汊河以西,不仅没有能力组织兵马强攻建邺城,甚至都没有往池州方向部署兵力拦截京襄援师东进——虏兵可能也意识到那么做没有意义了。

在没有控制铜陵等沿江城池的情况下,贸然在池城附近部署拦截兵马,本身就是极冒险的军事行动;倘若要冒险,就一定要以强攻建邺城为前提,前提都不存在了,因此也就不会有直接的拦截,更多是以水师为船,进行袭扰、迟滞京襄援军东进的速度。

到这时候,朱桐都已经彻底看明白过来,建邺这时候已经安全了——也许在徐怀踏上草汊河西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这点。

虏兵或许此时已经重点考虑在舒城、庐江以西构筑防线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桐都不觉得一定要护送他跟他父亲进城,消息通禀到就成。

要是单纯将消息或手扎送入城中,那就更简单了:数十骑驰出树丛,吸引建邺东翼敌骑的注意力,然后安排三五人从另一方向趁着敌骑疏忽,纵马快速驰近城墙,将手扎投入城中,都不需要眨几下眼的工夫就能完事。

当然,朱桐知道他父亲朱沆此时急着想进城,主要还是劝谏陛下当机立断要有所行动。

在渡江虏兵已经不构成多大威胁的情况下,京中此时掌握宿卫禁军、建邺府军三万余众,却一味闭城自守、没有作为,天下人是不会有几个知道详情的,但是叫已经往牛首山聚集的义军怎么想?

不要看徐惮勇猛好战,但心思实是粗中有细,朱桐看明白徐惮磨磨蹭蹭,实质并不想直接送他父亲进城。

徐惮嘿嘿一笑,跟朱沆说道:“我们当然会尽力,但如朱桐所言,还是先将手札投入城中为好——城头守军多为目不识丁的家伙,将手札投过去,可能还以为是劝降书。要是这些蠢货将手札一把撕碎,我们还得在虏骑警惕起来后再跑一趟,太不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