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殿议(3 / 5)

将军好凶猛 更俗 1757 字 2023-06-01

在进宫之前就已经猜到贼军水师突袭之事,径直朝绍隆帝说道:“以臣之见,陛下当使刘侯总揽建邺及沿江防务,只要确保建邺不失,贼兵渡过江来最多烧杀掳掠一番,也必然会赶在诸路勤王兵马四围过来之前仓皇逃走。庐州乃是虏兵主力与其奔袭偏师能否衔接最为关键的点,如刘侯所言,确实不容有失。以臣之见,陛下当令许璞、解忠、梁文江等将紧守城池,不予贼军可乘之机,另调靖胜侯徐怀率精锐援师,经江北徐徐东进,于潜山东窥敌军侧翼——以臣所见,眼前的危局并不难解!”

绍隆帝抬起头来,没有看刘衍,很显然刘衍到垂拱殿已经陈述过他的主张,绍隆帝只是眼神阴翳的

盯住王番审视片晌,才看向周鹤、高纯年及汪伯潜、杨茂彦等人,问道:“诸公以为王卿此议如何?”

“贼军最迟两天后就会杀至建邺,临阵换将,多少有所不便吧?”汪伯潜仓皇之际有些猜不透绍隆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说暂时放下对刘衍的猜忌,还是因为此策出自王番,觉得刘衍与京襄之间的问题更大,他反对刘衍总揽建邺防线的态度也就没有那么坚决。

“臣对京畿守御之事,确实不甚熟悉,请陛下许臣前往庐州督战,”刘衍意识到汪伯潜他们不希望自己执掌京畿防务,但他更焦急的也不在京畿建邺,说道,“只要庐州不失,贼军必然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刘衍此时也极担忧许璞会盲动,易为虏兵所趁,需要有一个极高定力的大臣过去坐镇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刘衍在这个节骨眼上,也顾不上避讳以及谦逊,直接推荐了自己。

王番也不避嫌的看着绍隆帝眼睛里的疑色更深,坐直身子,似乎等着绍隆帝圣裁。

“周相以为呢?”绍隆帝看向周鹤问道。

周鹤扫了王番一眼,王番不加掩饰早就猜到贼虏从江口奔袭之事,这不奇怪。

在他看来,徐怀数日前都上奏表着意提点此事,不可能跟自己的岳父没有书信往来,然而恰恰如此,王番与刘衍的话听上去更像是一唱一和:

他们的目的是要助刘衍前往庐州,重掌右骁胜军兵权

位于江南的京畿都在这次会战里都受到虏兵的严峻侵犯,接下来再想解除刘衍的兵权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朝廷短时间内特别是寿春之围还没有解除的情况,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借口。

更关键的是天下援师毕至,在解建邺之围后,顺理成章就得北上庐州,接受刘衍的统领,去解寿春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