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腊月(3 / 5)

将军好凶猛 更俗 1888 字 2023-06-01

洲寨另辟蹊径,踞白露湖与南蔡招讨司接触磋谈招安事;孙彦舟不给东洲寨粮草,约束力十分有限,之前各家本身就是联盟的性质更多一些,有利则聚,无利则去。

在磋谈期间南蔡招讨司承诺每月输往东洲寨一万石粮秣以示诚意,这也吸引大量的流民势力往东洲寨聚集过来。

每月一万石粮秣,看上去颇为可观,但脱壳去麸,一天不到三万斤粗粮可供食用,仅能够勉强维持三五万人的生计。

对聚拢过来的流民势力,蒋昂等人主张去芜留菁、汰弱留强。

东洲寨这是想尽可能将青壮男丁以及身体还算健壮的妇人、少年留下来,扩大兵马规模,在白露湖以南的临江地区更大规模修造垸堤、城寨,开垦粮田,而将更多身体孱弱的病残交给南蔡招讨司,以示诚意,那些扶老携幼往东洲寨聚拢的流民首领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被送出来的流民,也不会觉得是被抛弃,甚至留下来的健壮反倒有身陷泥潭、裹足难去之感。

事实上因为赤扈人入侵、被迫背进离乡、逃离家园的流民势力,对楚山是没有排斥的。

他们附随洞荆联军更多也是为了生存,并没有推翻朝廷的野心,甚至都愿意接受地方官府的招安。

问题是过去这几年数以百万计的流民南涌,与当地民众争地,激化了与地方的矛盾,被地方宗绅及民众所排斥,之后为了生计又被迫拿起刀枪劫州掠县,州县借招安名义进行诱杀之事屡屡发生,双方的怨仇越来越深,更谈不上有什么信任。

倘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在南蔡招讨司与荆南制置司之间择选其一投降,绝大多数流民势力乃至相当多的洞荆联军嫡系势力,都会选择后者。

楚山这两年来在鄂北侨置南蔡县,花那么大气力安置二十多万饥民,绝非荆南制置司天花乱坠般的花言巧语所能相比的。

白露湖打开口子之后,几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瘦骨嶙峋的饥民来投,然后经长林、赤桑大营疏导到沿荆北长堰、章樊-长林新河分布的二十多座军寨进行安置。

这些流民与南蔡迁来的民众以及从当地招募的失地民户一起,投入到长堰与新河道的开凿、修造中去。

东洲寨说是择留健壮,将病残老弱都送出来,但实际上五六年来颠沛流离,大量的老弱病残都已经病死或饿死。

此时绝大部分北投的老弱病残,更多是因为饥寒交迫所致的身体上的虚弱。

这些饥民安置到各处军寨,没有太多的精粮细粮,豆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