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3 / 4)

将军好凶猛 更俗 1556 字 2023-06-01

养,暂时无法参与国政,诸事皆遵皇兄遗命行之……”

“殿下圣明!”顾藩说道。

倘若不能阻止徐怀率兵马进城,顾藩也不主张淮王直接去政事堂听诏;他们要防备淮王在政事堂被扣押下来。

就算周鹤等人被迫接受幼帝登位这一事实,但只要淮王没有过错,相信徐怀、郑怀忠这个节骨眼上联合起来调遣兵马|强攻淮王府的可能性也是极微。

…………

…………

顾藩与汪伯潜携带淮王赵观的手扎赶到政事堂,作为中书门下省署理国政所在的政事堂里,已经就徐怀率兵马进皇宫宣读遗诏之事争吵起来。

令顾藩、汪伯潜意外的,胡楷反对最为坚决。

胡楷以为宿卫禁军足以确保建继帝遗命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断不能擅开藩帅率侍卫兵马进皇宫的先例;实在不行,诸相可以前往西城正门大梁门迎接遗诏。朱沆、王番以及郑聪等人却坚决声称遗诏事关重大,徐怀率少量兵马进城宣示遗诏,不过是确保万无一失。

周鹤、高纯年等人这时候则捣起浆糊来,对徐怀拥兵宣诏之事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汪伯潜、顾藩携带淮王手扎赶到政事堂,郑怀忠遣人差不多前后脚赶到,通禀郑怀忠在润州谷阳视垦殖事,听闻建继帝驾崩,特地从谷阳赶回建邺,要为建继帝送最后一程,请求率少量侍卫兵马进城。

郑怀忠仓促间能率领进城的侍卫兵马仅有百余人,算是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原本就不在拒绝范围之内——公侯出行三十四武贲侍卫左右之制,一般来说并不会严格执行。

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已定,特别看过淮王的手扎后,见淮王都已认命,也就没有几人一定拒绝徐怀率兵进城,最终在胡楷等人的坚持下,形成徐怀率兵马进政事堂宣读遗诏的妥协方案:

政事堂的守卫,可以暂时由楚山选锋军接管;除诸大臣在政事堂听诏外,缨云公主、郑贵妃及诸妃嫔携皇子则在宿卫禁军的保护下,在距离政事堂最近的垂拱殿听诏;淮王赵观在淮王府侍卫兵马保护下,在政事堂对面的枢密院听诏。

待一切准备妥当,徐怀身穿铠甲勒着缰绳,在百余甲骑的簇拥下从御街穿过,缓缓往政事堂而去。

郑怀忠在徐怀之前就已经进城赶到政事堂,准备接掌朝堂大局的他,这时候可不甘落于人后。

徐怀走进政事堂正房前宽阔的庭院,抬头看了悬在大梁门上空的夕阳一眼,如火丹霞将澄澈的苍穹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