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西河沃土(2 / 4)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5481 字 1个月前

躬身劳作的农人,当见到如此大队人马行过乡野时,也都不免直起身来好奇张望。

而当得知乃是当朝执政的唐公入乡巡察的时候,便不乏农人从田地中奔行至道左,远远便作礼拜欢迎,不乏人口中还高声呼喊道:“小民大统旧年受胡贼掳劫,万幸为唐公搭救,落户郡内,才得成家。唐公搭救再造之恩,永世不忘……”

类似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也将李泰的思绪拉回了大统旧年,那时的他亲自率队扫荡一众稽胡部落,解救了许多被稽胡所掳掠奴役的汉胡群众,也使得此乡的耕垦开发有了人力加入。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数年,如今的他固然是势位雄大,而这些被解救出来的乡人们也都安居乐业,瞧他们脸上那由衷的感激与发自肺腑的笑容,可知生活较之当年也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

众三卫儿郎们随行在后,看到唐公行走在田间地头亲切的与那些农人们寒暄互动,心内也都颇生感触。

他们自然知晓唐公在关中民望崇高,就连他们这些亲兵侍卫们都因此被爱屋及乌的受到诸多夸赞。

而他们往日所知的却只有唐公那诸种煊赫武功,却不清楚唐公早年名位未显时便已经做了许多救人益世的仁义之举,如今听到那些农人们神情激动的描述当年故事,一时间唐公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又变得更加高大且丰满。

如今在乡野劳作的并不只有籍民与屯丁,还有许多从别处来此租耕土地的豪强乡士。

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已经颇为成熟,比较重要的标志便是乡土资源尤其是土地这一基础的生产资料基本上都已经被瓜分殆尽。就连李泰要在关中推行府兵授田,都要从原有的乡土秩序中收集土地并扩大垦荒规模,一般人想要扩耕增产那自然是更加的难上加难。

之前的陕北一片胡荒,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连当地百姓都流离失所,对于其他地方的民众自然更加没有吸引力。

可是随着李泰全力打击境内稽胡流寇,并且积极发展水利建设,各种客观条件得以改善之后,使得此境渐渐变得宜居起来,吸引力那就大大增强。

虽然许多人都有安土重迁的想法,不愿意离开家乡远徙他方,可是当留在乡里连发展和生存都成了一个大问题,当然也就会有人选择背井离乡、另觅出路。

所以过往多年也陆陆续续有民众迁徙至此,通过奖励耕垦的政令在这里辛勤垦荒劳作,获得一片土地,在这里落地生根。

不过这里流入最多的还是各方的商贾,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