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0 农事大兴(3 / 4)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832 字 6个月前

业和生活用水的各种场景和问题,以距离河渠远近为限,渠堰蓄水放水的时间和水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引水用水的先后和多寡同样也有标准。凡所违规取水用水,必须加以惩罚!

李泰安排的这些执法队伍巡回于郡县之间,除了处理具体的讼案之外,也要负责进行普法。想要复兴南阳盆地的农业,水利是重中之重,用水就必须要秉持一个透明公开的原则,绝对不能烂泥塘子养臭鱼!

至于因为这些乡斗衍生出来的其他严重问题,则就统归州府进行审断处理,当罚则罚、当刑则刑。

一系列的乡里乱斗纠纷进行下来,使得州郡在籍之户又增加了两千多户。

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为了借助官府的力量在乡斗中获取一定的优势,但只要入了籍想要脱籍却难,如果再想整个宗族都消失在籍册中,怕是就要被录入奴籍中。而且就算是籍民消失了,在籍的土地财产不会消失,租调赋税皆不见征,田园土地自然要作为无主荒田没官。

在乡里豪强压迫打击、官府又釜底抽薪的情况下,一些中小豪强可谓损失惨重。

那些挑起事端的施工方们也未见得多快活,首先乡怨仇恨是结结实实吸引到了自己身上,并不因为他们暂时的胜利便宣告结束。

毕竟那些乡人们只是入籍,并非死亡或消失。而且由于成为了在籍之民,他们也不好搞什么斩草除根的操作,否则自己反倒有可能被连根拔起。

其次由于一些乡人见机得早迅速完成了入籍,也让这些豪强们各自官非缠身。随着州府对诸讼案的审断进行,他们每天也都麻烦不断。

尽管在乡斗中杀伤的乡人有门生部曲顶罪,但连番的过堂审问也让他们应接不暇,而且一些切实损害乡人的资财也需要他们加以赔付。州府在这方面并没有因为他们承包了工程而对他们网开一面,也让他们有些苦不堪言。

不过好消息是州府仍然愿意恪守承诺,只要他们的工程验收合格,尾款依然全额发放。

经历了这么一番折腾,汛期总算到来,这一天州府军政官员与众闻讯赶来的群众们统统聚集在穰城西面六门堰附近。

随着站在高台上的荆州刺史李泰一声令下,四周顿时便响起激昂的鼓声,已经蓄水半满的池堰开闸放水,原本的六道堰门如今增加为十道,足足十道奔涌的流水仿佛脱闸的游龙一般,沿着沟渠涌向四野八方!

周遭群众们终于再次见到故老相传的六门堰开闸放水的盛况,忍不住欢呼连连、声震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