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并无试探之意义(3 / 5)

锦衣状元 天子 1941 字 11个月前

浩不了解的是,徐阶的志向从来都不是什么改变时代,就是想安心做官,只求名利而从不想自己要为大明做点什么,口中虽然常讲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其实其所有考量都是为自身利益。

升官,把权力牢牢地攥在手里,掌控别人的命运,这才是这个时代儒官真正的追求。

朱浩是有权力不去争取,而徐阶则是挤破脑袋往上挤,两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朱浩道:“子升,你想跟我一起回京?”

徐阶心中一百个乐意,但他还是装出矜持的样子:“我是工部郎中,现在这里需要我,我便留下来帮你照看。等你把事情办完……”

大概意思是你办完事就回来接替我。

到时候你留下,我就可以回京了。

朱浩很想吐槽,你也不想想就算我来接替你,你回京城能做什么?

真以为翰林院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地方?

你既然又一次从翰林院出来,那就先干满六部的差事,就算不想在船厂混,也把你工部郎中的差事混个几年再说,不然你真以为你可以三年内跳升到侍郎级别的官位上?

不要拿我当榜样!

你徐子升不过才当了一年官而已。

“一起回去吧。”

朱浩道,“回到京城后跟我一起到各衙门走走,看看各处的反应。你知道我们回去作何吧?”

徐阶问道:“作何?”

连做什么都不知道,一门心思回京,朱浩心说,你徐子升心可真大。

“我这趟回去,或许会面对洪水勐兽,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没事!”

徐阶倒很坦然,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只要有朱浩在前顶着就行,哪里需要他来操心?说不一定还可以坐享其成。

……

……

从天津到京城有三百多里路程,回京的话朱浩一行需要三天时间,这还建立在一路奔波不停的基础上,两地如今没通火车,一路骑**话会很疲累。

与此同时,席书和张璁已经坐上了回京城的火车,他们在西山伴驾两天,没得到任何劝谏皇帝的上奏,等于说……朝廷上下对朱四这次出巡选择了无视。

皇帝不在朝堂,大臣不用天没亮就上朝,还乐得清闲呢。

而且皇帝出巡已经是现实,就算上疏建言也阻止不了,那还不如选择默认,让大家都痛快点。

“如此看来,即便敬道回到京城,只怕也是做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