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大义灭亲(3 / 4)

锦衣状元 天子 1113 字 2023-03-06

更应该节俭才是。”

朱四听了这话,好像突然眼前一亮般,惊喜地道:“朕想到了,朕就让唐先生来当工部侍郎,督造火车和铁路之事,就交给唐先生负责!”

唐寅颇为无语。

你这小皇帝疯了吗?

一惊一乍的,想起一出是一出?

还没等唐寅回绝,一旁的张佐便笑道:“陛下此议甚好,只有唐先生才理解朱先生心中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再加上他们彼此熟悉,没有隔阂,配合办事也最能符合陛下的心意。”

“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两千两银子朕可以先收回来,但两百两银子的安家费,你该收下,你现在不在朝,没什么收入,就当是你去一趟永平府的辛苦费吧。”

朱四很大方,再说二百两银子的确不算是什么。

“朕明天要在朝堂上为唐先生争取,让你来承担监督修造火车铁路之事,唐先生旅途劳顿,那就早些回去休息。明日朝堂上见!”ωωw.

……

……

唐寅再一次被传召上殿。

这次却不是以朝官的身份,只是一介布衣,名义上则是汇报去永平府查案的情况。

众大臣见到唐寅上殿,心情复杂,情绪各异,大多数人心中对唐寅有排斥,无论唐寅在诗词书画界以及民间有多好的口碑,就一条他只是举人,又是幸臣出身,就让人不自觉把他往江彬之流归纳。

朝议话题过半。

朱四兴冲冲道:“唐先生,你去永平府一趟,本是要去查百姓袭扰矿山之事,不过跟你同去的两名翰林到现在都没回来,你就先把你查到的情况,当众说明便可。”

在场官员都觉得这样做不合规矩。

照理说唐寅应该先写奏疏,进行一番呈报,至少内阁知道他要说什么,皇帝也明白结论,于朝堂上当众说也不过是查漏补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什么准备都没有,让他“信口开河”。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

鬼知道唐寅会怎么说?

鬼又知道他会牵扯出谁?

这样不可控的召对,最容易出状况。

唐寅道:“草民才疏学浅,没有能力查出有关永平府百姓袭扰矿场内情,望陛下见谅。”

这话一出,旁听者突然觉得,唐寅虽然没在官场混几天,倒是挺“上道”。ωωw.

给你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你完全可以说得天花乱坠,让我们竭力阻止,同时让我们中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