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杨老头也要面子(3 / 4)

锦衣状元 天子 1668 字 2023-03-06

杨廷和打量儿子:「此等事,民间也有传闻?」

显然杨廷和没料到,这次西北战事,牵连如此大,有什么消息竟然很快便传遍京城各处,引发人心浮动。

杨慎道:「还有消息,说先前那位总督……在宣大时,并未引起什么乱子,把各方关系平衡得很好,可父亲一意孤行,非要拿到宣大军权,丝毫不顾前方军情紧急,断然将臧凤撤掉,换上了彭尚书的人。」

「许多人都在说,彭尚书这位故交,毫无带兵能力,任宣大总督,只会令边疆形势趋于恶劣。」

「哼!」

杨廷和冷哼一声,「这是有人刻意在外边放消息吧?」

杨廷和不是**。

这次宣大军情,肆无忌惮为民间议论,很可能是有人想借机打压他杨廷和在朝中的威严,为将他赶下台做准备。

杨慎道:「若有人刻意传谣,必须尽快遏制源头,儿的意见,请旨从三边调拨兵马,增援宣大一线,如此方能化解宣大一线面临的巨大压力。」

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既然鞑靼人的进攻重点从三边转移到了宣大,那就从三边调兵到宣大,难道鞑靼人能集中优势兵力,我们不会照做?

杨廷和面色漆黑:「你以为有那么容易?」

杨慎被顶回来,心里自然不服。

杨廷和叹道:「从宣大撤换总制开始,宣府、大同和偏头关等处将官,跟新总制之间的矛盾便已种下,若此时从三边调兵,宣大地方将官作何感想?他们会不会以为朝廷要对宣大之地彻底进行清洗,提前调兵弹压?」

「父亲过虑了吧?不过是平常换防而已……」

杨慎觉得父亲完全是杞人忧天。

杨廷和也很郁闷,因为局势突然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此话若放在几个月前说,那的确担忧过甚,可现在……陈九畴到宣大后,连治所都不敢选在宣府,而宣大地方上有诸多前朝余孽,他们本就怕被朝廷清洗,如今朝廷稍微有动作,他们就会遐想……关键是……不该把臧凤撤换啊。」

到现在,杨廷和也后悔了。

若是臧凤还留在宣大总督这个职位上,那宣大一线出现军事压力,西北换防属于正常调动,杨廷和也就没那么多顾虑。

但现在朝廷有了撤换臧凤的先

例,又有三边出身的陈九畴继任宣大总督,如此一来,宣大地方上人人自危,你现在搞什么换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