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谁言四郎不类父?(3 / 7)

刘长将刘恒方才的提议又说了一遍,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面对这种当面抄想法的行为,刘敬并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其实,刘长这样抢功,在很多时候,反而是保护了大臣,有的提议,刘长可以想到,别人若是想出来,那就要坏事了,当然,刘敬其实也不在意这个,反正他想到什么也不会有人想不开跟他动手。

面对刘长的这个提议,刘敬大概是最惊喜的。

这位仁兄,一旦发现有机会对豪族动手,整个人都会变得激动起来,先前,他就是全力让“百姓们”自愿迁徙,自愿着迁徙了大概一万少户,刘长生怕他做出什么举动来,还曾特意派人去问了,都是自愿的,绝对没有一个是受到强迫的。

“陛下,此事可矣!”

“当初大汉初立,百姓食不果腹,只能卖身为隶臣,以求活命,只是一旦卖身,终身为奴,世代为奴,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他们不能上诉,每日为主家做事,也不能得到很多的粮食,别说吃饱,有的地方,为了防止隶臣逃走,每隔两天才给他们吃一次饭...地方上,豪族之耕地连绵不绝,家僮隶臣以千计....”

“陛下如今要设立隶籍,这也是有迹可循的,不过,就怕那些豪族不愿,故意驱赶隶臣,用他们的命来逼迫庙堂!”

“以臣看来,最好还是让臣来负责这件事,臣会让他们都配合陛下的政策..,”

刘敬的事情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收敛,不能对一个戍卒欺人太甚,否则,等这个戍卒做了四卿,那是要大霉的!!

当初那个强征刘敬为戍卒,送去陇西的齐国大族此刻大概是肠子都悔青了。

刘敬被送往陇西的道路下,正好遇到了一个同乡的将军,他请求这位将军告知一声刘邦,说自己有要事跟皇帝面谈,随即劝说刘邦,要求定都在关内,不要定都在洛阳,提出了掐住天下的咽喉来打击的安国战略,在随后,张良又提出了跟他一样的建议,于是乎,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并且赐姓刘,将刘敬留在了身边。

再往后刘敬要出兵打匈奴,特意派使臣去查看,冒顿下令将强壮能战的士兵和肥壮的牛马都藏了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使臣们回来前都觉得可以出战了。

唯独刘敬看过后对高皇帝说;“两国对峙,特别都是通过武力来威慑对方,如今冒顿主动示弱,肯定是有意引诱我们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