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钱多事多(3 / 5)

滨江警事 卓牧闲 1597 字 2023-04-18

印信封,打算在汇款的同时给旅客写信。”

>

“写什么信?”

“说是写信告诉人家汇过去的钱是怎么回事,但落款肯定是他徐三野,不然也不会连寄信的信封都要用沿江派出所的。”

杨局被搞得啼笑皆非,放下筷子笑骂道:“亏他想得出来!”

王主任苦笑道:“他就喜欢出风头,不但想得出来,也干得出来。”

无组织,无纪律,没有集体荣誉感。

换作别人,肯定要好好敲打一番。

然而,那是徐三野,不是别人。

杨局沉默了片刻,转身问:“老陈,吴仁广追回了多少赃款。”

“截止今天上午,共追回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七百四十元。”

“应该追回多少。”

“应该追回四百六十多万,没追回的有一部分被嫌疑人挥霍了,一部分被嫌疑人盖房、购买家电甚至购买摩托车了。”

陵海的乡镇企业多,经济发展的不错。

陵海公安局跟着沾光,正式民警和合同制民警的工资有保证,办案经费虽然不多但有。不像北边三个县的公安局,连民警的工资都要拖欠。

县财政在经费保障上比较到位,缴获罚没的返还比例也就没北三县那么高。一百万打入财政局账户,只会返还五十万。

局里再按五五的比例返还给刑侦队和各派出所,俗称“两次五五分成”。

在缴获罚没返还这件事,徐三野又擅自作主跟刑侦队、白龙港派出所三家平分。

杨局暗暗盘算了下,沉吟道:“要是按比例返还,沿江派出所至少能返还到二十七万。这只是刑事案件的,治安处罚还没算进去。”

二三十万能盖一栋楼,能买五辆面包车。

要是把这么多钱给了徐三野,真会打水漂的。

王主任急切地说:“杨局,不能按以前的比例返还,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三五千没什么,这可是一笔巨款,返还给一个派出所,没这个先例。

陈局深以为然,抬头道:“是啊,二三十万能办多少事啊。如果都给他,他能帮你全花掉。”

杨局一样不想给,可那是徐三野,紧盯着他们问:“关键是这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