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节 做生意同打仗没分别(2 / 3)

版书籍的生意吗?我和二哥,弄出了个十分便捷的印刷书籍的法子,不需要雕版,因此成书十分容易,我们家还有纸坊,成书的成本,很低。这生意若做起来,还能造福天下读书人。你们这样的富贵人家,书再贵,可能也不在意,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意义大了。这生意,你觉得可还能做?”

这是名利双收的好事呀。

绝对能赢得天下读书人的好感。

关键是,书坊说到底,是生意!

摆出的是开门做生意赚钱的姿态,还能有效避免收买人天下读书人的心的负面影响,辛若暇再不掺和政事,但最起码的**敏锐,还是一点不缺的。

他当即就看到了好处和风险,都没思考多久,便笑着应下:“如此,这生意绝对可做。只不知到底是什么办法印出书籍,还不需要雕版?”

“活字印刷。用合适的材料,把大夏所有的文字刻出来,印书之时,只要排列刻好的文字即可。而且,这些刻出来的文字,还可反复使用,不必如雕版一般,每套书,都得雕一次版,你说方不方便?成本低不低?”

那可太方便了!

关键是,人家晏家就有现成的纸坊,用纸的成本,也比别的书坊低啊。

听说晏家的纸,市价也极低。南边的读书人,如今心里对晏家感激着呢。

1

因为晏氏纸的价格,连带着,晏状元在仕林中,名声都好极。

玻璃这种惊世之物,兖王府不能留给自家,只能交于内务府去经营,因为利益太大。

但办个书坊,却不显山不露水,正适合兖王府!

辛若暇喜道:“这生意,我代我母妃应下了!具体要怎么做,你和我说说?”

七寻也高兴,不仅又多了个赚钱的生意,还给自家纸坊,找了个长期的销售渠道。

书坊是肯定要用纸的,用自家的纸,成本还低,也不怕书坊成功后,兖王妃再找别的纸源。反正人家想打价格战,肯定是打不过晏氏纸的。

再就是,辛若暇也说了,这生意是和兖王妃做的,那就算是兖王妃的嫁妆,不涉兖王府,真是妙的很。

七寻尽可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活字印刷的工艺,给辛若暇做了一下介绍:“......说白了,这也不是什么太复杂的工艺,知道了这办法,找熟练的工匠,试上两次,就能试出来。印刷的质量,多试几次,也能提高。关键只在于,以前没人想出这么个办法而已。”

所以后世,科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