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接受皇命(1 / 3)

李余在收到李据书信的当天,便给他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李余依照吕方提出的意见,表示自己愿意去往秦州,抵御西番军。

不过他也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朝廷要提供给他四十万的兵马,其二,朝廷要确保战争期间,后勤补给的充足,第三,便是李余要兼任秦州牧。

接到李余的回信后,李据迫不及待地展开细看。

看罢,他大喜过望。

他还真没想到,李余能如此爽快的答应他,愿意领兵去往秦州,与来势汹汹的西番军作战。

对于李余提出的三点要求,李据没觉得有过分之处。

要李余去抵御西番军,朝廷提供兵马,天经地义。

确保后勤补给的充足,这更是朝廷应该也必须做到的事。

至于李余要兼任秦州牧,这也再正常不过。

军队在哪里作战,军中主帅便享有地方上的指挥权和调动权。wap.bΙQμGètν.còM

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能最快且最大限度的调动地方资源,以应对战场上发生的变故和不时之需。

对于李余的前两点要求,朝中大臣没人表示反对。

但是对于李余的第三点要求,中书令周能、门下省左侍中薛良、右侍中柳瑾,都表示出不满。

李余现在已经兼任梁州牧,倘若再兼任秦州牧,那么,西部二州就都在李余的掌控之中。

倘若李余能一直对天子和朝廷忠心耿耿,也就罢了,可人心善变,万一哪一天,他也效仿九王,起兵造反怎么办?

梁州、秦州,虽然都不富裕,但因为地处边陲,民风彪悍,倘若李余在梁州和秦州组建起一支效忠于他的兵马,朝廷又如何应对?

对于周能、薛良、柳瑾诸多大臣的顾虑,李据不以为然。

倘若李余真要背叛他,想跟着九王一起谋反,他早就这么做了,又何必等到现在?

又何必拼死与李奉、李英作战,甚至还杀了李英?

对于李余的忠诚,李据现在是十分有把握的。

他对周能等大臣意味深长地说道:“老十七是朕的弟弟,老十七的为人,朕最为清楚,平日行事,他是荒诞了一点,但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老十七不会糊涂。在这一点上,朕,信任十七弟!”

在李据的坚持下,李余提出的三点要求,李据全部满足。

原秦州牧李格,暂任御使之职,继续留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