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岳 震(1 / 5)

天色已然泛出鱼肚白。

赵过从古庵逃出后,前后也不过走了数十里地,此时又跟着岳震十几人开始再返古庵,已经天色已经泛亮,有了一定能见度,路也更好走了。

“不如去通知官府吧,咱们这十来人去了也无济于事。”

赵过不安的看到前方崎岖的山谷,因为他刚刚从这里死里逃生,不禁有些迟疑。

虽然他觉得那位魏王殿下确实对自己没得说,但是从他的理智判断,若是真如岳震所说,连邵世雄的百人禁军都抵御不了的叛贼,即便现在赶过去,他们这些正经皇城司的察子都有武力,自保或许无虞,但是自己过去又能干啥。

岳震听到赵过这番话,露出强烈鄙夷的神情,怒目圆睁,说道,

“魏王殿下乃是你的举主,知遇之恩且不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君臣大义也做不到,苟活也无益!你也配是读书人!?便是皇城司这十数人全军覆没,吾亦为之!”

赵过没想到这位爷怎么一言不合就框住这么大帽子,他真的只是怂了,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没办法要求他太多。

虽然魏王殿下为人确实厚道,对自己这具身份的主人确实也有知遇之恩,而且又是大宋的皇族,天然的统治阶级身份,按照古人的逻辑来说,君君臣臣,三纲五常,便是天理,这个理也是封建君主统治中国上千年的法理基础。

赵过被岳震所说的忠君报国,已经陷入激烈的思维斗争了,自己从真实情感上来说,这位魏王只认识两天,而且叛军目的肯定不是杀害魏王,若是杀了一个毫无实权的王爷,他,他们得到只有宋王朝举国之力的围剿。

但且不说君臣之义,魏王又数次救了自己,便是这份救命之恩,放在现代社会,赵过便是此时最应该舍生取义的。

“岳提举,确实是在下一时胆怯,但是我们的目的要救魏王殿下,而不是白白就耗出十几条人命。在下并不惧贼人势大,但不愿白白送命,还请岳提举指点。”赵过内心纠结,终于气馁般问道。

岳震听到后,展颜说道,“知耻后勇,也算孺子可教。且放心,吾已派出亲从官赶赴临安调派皇城司兵力,而皇城司只为陛下效忠,无须枢密府调令,不出半日,便能调来千人。既上战场便要一往无前,有死无生。”

“敢问岳提举,果真认为这十数人凭着勇气,便可撑住半日,救得了魏王殿下?”

虽然调动主观能动性,确实能够增加战斗力,皇城司的察子单兵战斗力比寻常兵卒强横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