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侍卫马军司(1 / 5)

已至晚秋,连绵的雨下了一夜,寒气浸人,气候骤然转凉。

魏王府因为一纸调令,仆从们都栖栖惶惶,众人虽早已知晓,但是突然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宁国府,心中难免戚戚。

魏王赵恺虽然贵为亲王,从仆从侍女的人数上就看得出这座王府没有想象中奢靡富丽,听说这座府宅都是皇帝赵昚登基前的潜邸。

赵过也已经彻底“痊愈”,正在王府正殿之上,接受魏王赵恺的召见。

“改之,确是无恙?御医尚在府中随侍王妃待产,可要孤宣来?”

魏王赵恺面色和煦的看着有些局促的赵过。

“托殿下的福,下官已无恙,请,请恕臣放浪贪杯。”

赵过虽早已想好应对,但没想到这位大宋魏王殿下,虽年岁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竟有未老早衰之状,整个人看起来眼窝深陷,暮气沉沉之态,

“咳咳,既无虞便好,你是孤的腹心股肱,切莫再贪杯。”

赵恺瘦高的身躯撑起四爪莽袍空荡荡的,说完还止不住的咳嗽。

瞧起来不是个长命的模样,看来这位靠山也靠不住,赵过心想到。

而宋朝皇嗣一直不振是出了名的,两宋十八位皇帝中,最后三名未成年的小皇帝不论,就有五位皇帝就没有儿子,特别是能够活到成年的皇子几乎屈指可数,

现在的太上皇赵构更是因为后天的原因,直接丧失了生殖能力,又因为靖康事变时期,金人在东京城将太祖一脉皇室成员一网打尽,以致于赵构无奈将皇位禅让给太祖系后裔。

赵过对于历史上这位争储失败的魏王殿下并没有太多印象,而他的三弟,当今皇太子赵惇的印象倒是深刻,

赵惇也就是宋光宗,不仅有间歇性的精神病,而且性格懦弱,极其怕老婆,一共当了五年皇帝,最终在孝宗皇帝驾崩那年,被群臣拥护着自己儿子赵扩赶下了皇位做了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

正当赵过想得有些出神,一声如洪钟般的喊声传来,

“殿下,李通判和王知县在府门各呈了一个劄子。”

随声而进就是那位老朋友,张敌万。

“快请进府中,”

赵恺也没有在意张敌万这类唐突失礼的行为,甚至连赵过迟迟没有接话都没太过介意,看来这位魏王殿下。

“殿下,他们只说让俺交予殿下,转身便走了。”

张敌万说完这句话察觉到魏王赵恺面色有些不快,悻悻呈交了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