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东南是个大坑(1 / 3)

曹晟认真的倾听者,老梁陪在徽宗旁边,正好在曹晟目光之内,当徽宗说道先皇后之事时,梁师成微微色变,很快,但是还是被位置正好的曹晟补捉到了。

曹晟正感到奇怪时,徽宗问起东南,曹晟只得先放下,想了想道:“儿臣知晓,这东南很是繁荣,杭州府、应天府、苏州府为主,辐射整个东南,是我大宋主要赋税之地,一度占四成之多,而且无须拔款。父皇问起,这是否有其他.......”

“晟儿聪慧......”说着徽宗看了老梁一眼。

“陛下,老奴去为您和驸马准备一些茶水。”说着退出御花园,田俊在远处听候差遣。

“晟儿是不是也有一些觉得不妥之处?”

“父皇,晟闻昨日早朝御史参奏蔡卞、蔡攸等,蔡卞等皆贬出京都,蔡卞知杭州,蔡攸却未受处罚。本来儿臣只是认为这是蔡党为了施政,消除小蔡党影响力而已。

可今日父皇提起东南,那么晟联想上次刘正夫知苏州,按理戴罪之臣怎么会发配这么繁华的地方,起初儿臣也未多想,这父皇一向仁慈。这样的话,儿臣试言。”曹晟分析道。

“晟儿讲来就是。”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这东南因为五代故事,西北战乱,北方经济南移等逐步崛起。在太宗真宗朝等都议过迁都之事,就可知晓其中奥妙所在。东南州府有历史底蕴,有运河水网之便利,又逢天时,所以发展很是迅猛。

蔡相两次当政,造成东南主官基本都是蔡京**,而且形成东南系,有朱勔、何执中、王祖道等都曾参与其中。而赋税也确实是大宋之最,所以无法动其主官,其他官员上任,也恐怕是寸步难行,就像宗泽有大才,在东南也只能主政龙游一县,赵相上台才提拔回京。

韩相赵相也未必多差,但是东南不配合,韩相手段不行,赵相被制的只有安排通判掺沙子的份。儿臣在想,如果东南一直繁荣,那么国朝赋税不缺,父皇可能就有时间慢慢消化,现在的话......”曹晟说着,想着某种可能,历史上是东南水灾,造成灾民无法存活,方腊把罪名安在徽宗花石纲头上,趁机起事,攻破杭州、苏州等。大宋**花了很大力气才完成平叛,东南官员也因为方腊被宰杀殆尽,余者也就离开大本营,回京任职,东南危机才得以消除,为以后赵九提前消弭了阻碍。

“晟儿说得对,林仙师告诉朕,他算出东南有乱相,朕也让皇城司探查,确有这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