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文武与议嫁(3 / 6)

朱棣点了点头道:“既然你觉得是好事,那就交给你太子府了,回头你们整出一份细则来,看看该从哪方面给予支持。”

朱高炽起身应是。

而甄武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陛下,臣其实有一点想法,手工商品说到底都是工匠们制作而出,我们何不妨从工匠入手,针对匠籍制度进行一些改变。”

“你想怎么改?”朱棣抬眼看向甄武。

甄武咽了口唾沫,试探道:“要不先从地位上,工部可不可以给这些工匠留出一些官职来,对优秀的工匠进行考核而任用。”

此音一落,如重锤敲钟。

朱棣和朱高炽都齐刷刷的直视起甄武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撬文臣的利益?

朱棣冷测测的笑了一声问道:“你觉得这事若是提出来,朝堂会不会吵翻天?”

甄武想了想,吐出一个会字,不过下一刻,甄武便进言道:“但是陛下,咱们不能因为有人会反对,就望而却步,就比如军匠,他们一生专研火器,对我们何等重要,陛下是战场中出来的人,您是晓得火器的利害之处啊,若是咱们给他们一个晋升可能,他们必然铆足劲的改善火器,若是长此以往,我们必可以单单凭借火器之利便天下无敌。”

朱棣陷入了沉思。

朱高炽深深皱着眉头,理论告诉他,甄武说的话不错,可是他自小到大接受的儒家教育,却又告诉他,这些火器啊,军匠啊,说到底都是旁门左道,治不了国。

而治不了国的东西,何必为官?

又凭什么为官!

甄武仿佛猜到了朱高炽的想法,转身面对朱高炽,神色郑重的说道:“太子殿下,我知晓太子府多渊博之士,他们这些读书人,可能会对旁人都有所轻视,甚至轻视我们这些武人,但太子殿下可莫要被一些人影响,忘了太祖所立的文武并行之道,毕竟前宋结局还历历在目呢。”

朱高炽脸色有些尴尬。

甄武仿若未觉,接着道:“大明军卒,满天下的卫所,是护卫我大明的肉身长城,而军匠研发火器,将会是军人手中最锋锐的长矛,这般功劳,怎么不值得朝廷的肯定和赞赏?文人提笔治天下,武人上马安天下,各有并重,总不能大明繁华似锦下,全是文人治理的功劳吧,我甄武说句大不敬的话,天下若是动荡,哪还有国度给文人治理!不能让朝堂上全是他们把着位置吧”

“放肆!”朱棣怒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