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新局势下的双方决策(3 / 6)

同时调遣淮安与京师兵马入山东增员盛庸,又下令江南各地集结兵马入淮安,构建第二道防线。

这般即便盛庸再败,他也有后手可以应对。

等到这些事情决定好后。

第二道防线的统兵之人让朱允炆为难了起来。

他在脑海中把善战的将领过了个遍,发现值得他信任的,已经全部丢进了山东河北战场之中。

这时齐泰看出了朱允炆的为难,开口道:“徐辉祖可为将,他现下只带了两三万人在山东防卫大军后方,而徐辉祖极为善战,这般多少有些大材小用,可令他去征集江南各地兵马入淮安。”

大材小用吗?

朱允炆又岂能不知,可徐家和朱棣的关系,世人皆知,他怎么敢让徐辉祖统兵守护他的第二道防线。

若是盛庸败了,他的性命岂不尽在徐辉祖的手上,这如何能行!

齐泰见朱允炆久久没有应声,心中叹了口气道:“若是徐辉祖殿下觉得不妥,驸马梅殷也可以,太祖在时,常念其老成持重,想必亦能不负殿下所托。”

朱允炆大喜:“如此最好,梅驸马乃朕之姑父,亦是太祖所托的重臣,有梅驸马在,朕可高枕无忧矣。”

梅殷?!

黄子澄和方孝孺想了想后,觉得也甚是妥当,对此也是大为赞同。

这件事敲定好后。

朱允炆心情也逐渐好转过来,便与黄子澄三人商议起征兵之策,而这个时候,门外的一个小太监隐隐约约听着书房里的声音,见朱允炆等人商议的正热,无需他们这些太监看顾,心中突然惦记起他的干爹,御马监,监督太监安公公。

他的干爹在前两日被朱允炆罚了几十重棍,打的到如今都下不来床,只是因为他干爹听闻,燕军中有太监亦可领兵作战,而且像什么狗儿,三保等身残之人几场大战下来声名鹊起,战功赫赫不低于常人,更是在燕军中其他将领称兄道弟,备受燕王器重。

他想到这些突然有些向往。

谁说太监无男儿之志,只是天下又有几个主子能像燕王那般给予机会?!

他回想到他自己每日只能小心翼翼的侍奉主子们,还时不时的备受藐视和呵斥,心中百味回转慢慢全部化成了酸溜溜的味道。

同样是太监。

怎能不羡慕那些能领兵的太监。

而与此同时,梅殷的府宅中。

梅殷正在对着一个牌位絮絮叨叨的说着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