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是权臣,就会有今天(2 / 3)

集结起来的阵营势力裹挟住了。他想保持中立已经几乎没有余地,只能扭扭捏捏表明自己的心迹。

这一点非同小可,说明原来中立的势力,这时候都分化了,渐渐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一方以裕王为首,一方以皇上和自己为首,基本上成了隐隐对峙之势。而且,这种分化是不可逆转的,卷入其中的人,谁也没有办法脚踩两只船……

俞大猷本来不懂这些弯弯绕,但一生六落六起,就是再无感的人,也都懂得一些了,此时一看廷寄,瞬间就明白大势已经悄然改变了——

这盘棋,

终于到了中盘,

很快就要出胜负手了。

因为已经牵扯到了皇家和勋臣,所有反对朱墨的人,都集结到了裕王旗下,已经开始布局下一届王朝了。

……

朱墨反复看了几遍,忽然觉得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巨变,可偏偏又那么平静,甚至可以说平淡——M.

一部分勋臣跟跟严家的关系,的确已经紧密到了严重超出预想的程度。上次皇庄改革,清理皇庄投献田,可能就让勋臣很是担忧。这次钦差遇刺案,直接责任是胡植的,郭琮作为漕运总兵,实际上还隔着一层,却已经万分紧张,那就说明自己的变法已经到了深层地带,甚至到了风声鹤唳程度。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除了勋臣,还有藩王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宣大的代王、饶阳郡王就可以看出来,严家也在利用他们,双方盘根错节的关系,已经长达十几二十年。

这两个力量与严家合在一起,又全都躲在裕王后面,那就让皇家也出现了裂痕,毕竟,嘉靖是支持变法的……如今搞成这样,那就是天下的矛盾,转化成了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转化成了他朱墨和天下皇族勋臣的矛盾。

而这,

实际上是变法大臣的宿命……

商鞅、吴起、管仲,谁不是这样?

最终都是要面临中盘之战的。

但其实呢,

若论他朱墨的内心,其实并不认为自己是跟皇族勋臣作对,说到底,还是想维新、拯救大明。如果放任烂下去,勋贵和皇族没一个有好下场的。但这个道理,这些人没几个明白的。

如今既然已经摊牌了,那也就不用遮遮掩掩,一切就按照事情本来的逻辑走吧!那就是实力法则、胜败法则!

他记得有一位某乎大神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