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官窑必须不行,景德镇的玄机(2 / 3)

杭州。

两人一路赶回杭州。

张居正虽然年纪不小了,精神头却着实好,跟朱墨各乘一骑,竟然也能在官道上飞驰。

跑了一两个时辰,在一处驿站停下,朱墨见他仍在兴头上,下马后仍抚着马鬃,一派驰骋之色,想起在景德镇时,他时常单独接见那些民窑主,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当即问道:

“太岳兄啊,我看那些民窑的手艺也很一般,与其说他们是烧窑的,还不如说是倒卖官窑的……你以为呢?”

张居正愣了一下,随时哈哈大笑,道:

“子玄总是一语中的……可是,这里也有不得不然之处啊……你想啊,那些官窑这几年都在烧什么啊?十件里面倒有七八件是次品!毁了又可惜,交又交不了差,那倒不如拿去卖了……”

朱墨自然明白这点,可官窑为什么烧不好?这里面也有其他很玄幻的原因,依他亲眼所见,官窑很多时候是故意不烧好,如此才能有更多的次品拿出来倒卖。至于交差,那就接近魔幻了——

他们其实就不想交差!

宁愿让朝廷认为官窑已经不堪一用了!

这也是他在景德镇这十几天最大的发现。

为何呢?

因为大明的官窑是两层管理,一条线是工部的虞衡司,一条是江西布政使。督陶官本来是工部虞衡司委派的,但嘉靖这货登基后就改了,换成了饶州地方官兼任。而这么一来呢,督陶官就成了整个大明朝油水最肥的差使,没有之一。

严嵩是江右人,专权以来,江右巡抚、布政使一直都抓着不放,其中很大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控制景德镇。

其实,朱墨刚考察了几天,就已经看出来了——

这几天见到的那个督陶官沈淳,身份是饶州府同知,本身是巡抚马森推荐的,而马森之所以推荐他,又是因为马森这个巡抚,就是严嵩亲自点名的。虽然马森也不能算是严家的人,可有了这一层关系,公私也就很难说清楚了。

沈淳呢,这三四年管着五六十座官窑,想到的敛财手法,就是大规模倒卖次品。倒卖次品当然也不是他发明的,原来就有,但却是在他沈淳手上发扬光大的,这几年这里头的抽水,也是严家的一大财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不仅如此,

这个沈淳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一边敛财,一边清查官窑。而清查官窑的结论,则必须是:官窑已经烂透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