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沿海之民也分成了两种人(1 / 3)

朱墨这一趟,主要是检验一下俞大猷他们说的是否属实?

因为这里涉及到很根本的问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倭寇这种跨国势力主导下的海商,是否有合理性?而看了数天,触目惊心之外,也让人生出十分可怖的观感。

卫所,

果然比九边更为败坏。

如果说九边卫所还能剩下一些死守的军户,也就是还有一些可用之人,那么沿海卫所就什么都没剩下了。军户们几乎都找不到,完全混同到了百姓之中。在抵抗倭寇方面,官府形同虚设。

每次倭寇来犯,百姓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反而是一些山贼土匪还会偶尔跟倭寇打一下。

倭寇的控制非常恶毒:凡是组织抵抗的城镇,全都屠城;而那些不抵抗,甚至主动愿意配合走私的,则秋毫无犯。

这样就形成了非常不利的局面——

官府根本没办法动员抗倭。百姓不敢站出来,因为见得太多了,一旦站出来,等官军走了或者败了,接踵而至的就是倭寇的惨烈报复。经历几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抗倭了。

最可怕的还是人心——

沿海一线的近倭地带,百姓被倭寇折磨了几十年,早已不知官府为何物!虽说也知道自己是大明臣民,可官军的保护力又在哪里?长此以往,这些百姓就处于一种无是无非的状态。久而久之,就接受了倭寇的间接统治。

倭寇的间接统治,又是通过一些缙绅和商人实现的。这些人组织起货物供应,劳动力供应,如同交税一样,定期给倭寇送去。而倭寇又与九边外的鞑靼人不同,他们还有表面上的公道:一定会给钱!这就又多了一层迷惑性,所以才会出现沿海城镇百姓主动送子女到倭寇船上的怪事。

正因为如此,

沿海卫所之地,可以说已经是无主之国,又或者正如俞大猷他们所说,成了倭寇间接控制的国中之国。这些地方的资源,已经形成了一个向倭寇基地输送的格局,俞大猷、李文进说颠覆大明,又如何不真呢?

……

此时,

遥遥望着海面上的点点火光。

朱墨不禁苦笑出来:怪不得戚继

M.光的兵叫做义乌兵,那是因为金华并不靠海,而且属于秦东阳郡,自古以来就多中原移民。这些靠近内地一些的地方,包括江南山地,百姓才没有沦落。

吕坤是非常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