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回真的没有底(2 / 3)

如果这个看法成立,那么就可以认为,倭寇对沿海地区的控制,已经深入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这其中,就会有一些奸民是主动参与的。记得不少水友讨论过,许多州府百姓,会主动把子女交给汪直,认为是一条发财之路……

想了好一会儿,

他还是没有把握——

倭寇会怎么进攻?

严党会怎么配合?

如果说在宣大时,他一眼就看出俺答的战略,那么此时则对敌人根本一点认识都没有……

想到此处,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他决定要先亲自去看看,至少要看清楚倭寇到底是如何控制沿海州府和卫所的。

当然,俞大猷、李文进对倭寇最为了解,他们的意见自然很有价值。

“俞总兵、李大哥,你们怎么看?本土倭寇如果来了,又会怎么做呢?”

俞大猷忧虑道:

“我也拿不准啊,宁波双屿岛废弃之后,倭寇转移到了台州卫,这数月来,胡宗宪、戚继光兵精粮足,已经将其围困到了十几个水寨和七八个陆上据点了。依我看,倭寇不太敢在这里硬碰硬,多半还是攻击薄弱点,以围魏救赵。

我常年在福建广东,那边的倭寇实际上多是海盗,葡萄牙人更多一些,与江南沿海不同啊……”

俞大猷这次来,其实主要是为了看看这个外甥,顺便提一下这个情报。可如今看来,事态实在很不简单,严家和倭寇多半还是要针对变法而来。

此时看他颇有几分年轻人不该有的沧桑感,心中大恸:这个年纪,本来应该花前月下才是,却被卷入了当今最复杂危险的事态里,而且还是领导者,一旦事态处理不好,岂不是凶险莫测?

想到此处,

他忍不住道: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朱学士啊,倭寇牵扯如此之广,只凭一两个人是处置不了的,我今日来此,就是请朱学士向朝廷言明实情,如何对策,还是请内阁来拿个主意,我们在下面照着干就行了……否则啊,你问问你李大哥,自己干的话,干得好、干的坏,结果都一样,总是没个好就是了!”

“是啊!朱公子,这里与大同很不一样,你一定要想好后路……我如今是丁忧在家,朝廷也准备夺情了,估计很快就要回大同,俞大哥呢,还要去潮汕,这江南啊,就只剩下你了……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