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何心隐到了京城(2 / 3)

,高拱也别先做首辅,先代替了徐阶的位子,实领内阁诸事,严嵩就先休息一阵子吧……”

“奴婢这就拟旨?”

“拟吧。”

……

此时,

京城喧嚣诡异的气氛,忽然消退了一些。不知是老百姓已经厌倦,还是严家认为火候已够,暗中派人撤火,总之,气氛突然平静了许多。街头巷尾虽然也还有人议论,可已经没有那股邪乎劲儿了。

朱墨虽说在老道和李三面前夸下了海口,说是有办法,可想了两天,实在还是一筹莫展。M.

这时百无聊赖,在街上转悠一圈,回到家门口,却正撞见吕坤和另两个中年书生。

吕坤上前喜道:“子玄,这位就是何心隐!这位是颜山农!”

哦?

朱墨讶然不已。

这何心隐果然神采不凡,三十来岁,脸上却有着异样的沧桑感,同时又有一种超脱的气质,让人很难辨别其真实年龄。颜山农呢,一个清秀书生的模样,眉目低垂,一看也就是个善人面相。

如果旁人看了,怎么也联想不到这人就是搅动天下的名教大叛徒。而朱墨却深知,这类人的确是有的,那三四个空想社会家,个个气质都有点类似。跟这何心隐一看就是同类。

朱墨很喜欢这种人,且这次就是这两人出手,才让天下的教书匠们同情自己,而百姓呢,又对教书匠们十分信任,这才有了百姓支持,这车裂凌迟之祸,也才算是逃过了。

他当即正色,对着两人深深一拜,道:“朱墨多谢何先生、颜先生救命之恩!”

何心隐一见朱墨,也觉得此人神采过人,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眼中透着一股莫测的深邃,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总觉得此人幽邃通透,有着常人不及的洞见,能为庶民真正谋划大政,可谓是千古变法者第一。

他也立即恭敬回礼,道:“朱学士言重了。”

……

凉亭坐下,

朱墨亲自给两人煮茶,跑开了一切繁文缛节,四人年纪相差也不很大,一时半会儿就聊得十分投机。

吕坤先前就给他们看过朱墨的遗书,这时再拿出来看,自然又是一番大笑。M.

朱墨叹道:“若非两位救命,吾这行状真要成立墓志铭了……还是何先生说得对啊,未闻有为民请命而罹极刑者……高见高论啊,吾毕竟不如何先生,具大无畏之勇气啊……”

何心隐哈哈一笑,道:“朱学士过谦了,自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