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扯开一切面纱的对立(2 / 3)

秦法张目!”

“朱墨搞得农不农、工不工、商不商!你还在这里给他洗刷!”

“啊哈,我认得你,你是湖州人,你,是不是乱民一伙的?你说!”

“……”

朱墨顿时头大——

怎么哪里的书生在一起都是一顿乱炒?

不过,

这人说得倒是很公道,自己的确没有改变什么大的框架,仅仅只是给农户多提供了一个赚钱机会而已。织布织绸又不是什么难事,大商和作坊做出来的没多少区别。哪里就用得着把农户强迫起来了?一匹丝绸出来,利润高得很,那点利息根本不是事嘛。

如果不知道内情,今天这么一听,那真是要吓坏了!哪有这么离谱的?说到底,其实就是大商需要廉价劳动力,而自己给了那些农户抗击风险和自产自卖的能力,大商没法下手了,这才搞出来那么多谣传。

而所谓大商呢,他从江南回来,岂能不知?大多数其实就是沈一石这样的人。他们要么用放贷逼迫,要么借天灾出手,要么就是直接搞出人祸,总是用一两折的价就买了田。

这人其实也说出了这个真相,只是这满场的书生,不是傻就是坏。傻的是根本没听懂,坏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这时,

魏良弼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缓缓道:“你学问欠佳,竟然不识秦法为何物?吾今日就要教你……”

他站起来,锊锊山羊须,淡定道:

“自古佃田,就要一心为东家种地,如此才是克己复礼之道。佃者,也并非不能致富,但需要佃的多了,勤劳之下,有了积余,这才能购置田地,转而自食其力。待自食其力数代,积余更多,方可佃给他人,此乃天道酬勤也……

而朱墨则不然,他给那些游手好闲者、不敬东家者、懒惰不勤者、好高骛远者借钱,让他们既种且织又商,此等做法闻所未闻,四民之序安在啊?须知,圣人之制,士农工商各正其位,则天下自然富足,未闻有扰乱此道而能致太平者……

汝不学无术,胡搅蛮缠,念你出身寒微,见识有限,准你改过自新,回去吧!回去把五经从头再读一遍,再来此地说话!咄!”

这?

这什么道理?

书生顿时懵逼了。

而此时,

满场书生又喊起来——

“滚吧!”

“回去从头读书吧!”

“夫子念你无知,还不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