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至暗时刻,各方全在观望(2 / 3)

堡没用呢,这不,活生生的例子又来了——有人直接就开门揖盗了……

很显然,俺答不愿意在交战初期消耗太多,因此跟严嵩勾结起来。严嵩呢,打着当年土木堡之变、庚戌之变的旗号,推说京师防卫最为重要,这自然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任谁也不敢反对。但这么一来,空门大露,就给了俺答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的机会。M.

说到底,严家是朋党优先、国家其次。为了把朱墨弄死,把变法扼杀在摇篮,可谓是突破了一切底线了。

朱墨没有感到出乎意料,只是感到特别悲哀——

为什么?

为什么才向老百姓立场倾斜了一些,就会被如此痛恨?竟然连内外两边的死敌,都能联手起来?

不仅如此,张居正、虞祯这类清流建制派,也对自己若即若离,根本拿不出一点正义感!而平时呢,他们可是一个个的能把自己都感动的要死!

也许,这就是最深层、最玄远的历史之力吧?这种力量,让他们就算面对一个好人,也可以把心肠硬到令人可怕的程度,可以放弃一切的道德准则。这就是封建官场最冷酷的规则。

想着想着,

朱墨不由感慨,道:“严嵩这么一让步,俺答估计已经到得胜堡了……咱们可不能在这里坐等啊。”

王崇古在诸人之中,头脑算是最好的,此时意识到一点什么,悠然道:“为什么是三边总督给朱公子写信呢?这又是何意?”

李文进点点头,沉声道:“这,很显然啊,郭孟阳也很着急……他的三边就是我们的左翼,我们破了,他也不得安生……”

而朱墨却想:你们还是把同僚想得太好了,谁会雪中送炭啊?落井下石倒是一大堆……很显然,这是皇上的意思,让他盯着一点,大同真不行了,就立刻整军救援。但面对俺答八万马队,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要干,还得靠我原先的方略……

……

午后,

江南,杭州。

阴云密布。

张居正将申时行、徐学谟、归有光、潘晟、张四维、马自强等人从各地召来。此刻他的私邸中,众人已经言笑晏晏,与漠北风光迥然不同。

但他却心思重重,一直在堂中踱来踱去。作为大明顶尖人物,他对时局的洞察比严嵩更加深刻、敏捷。

日前收到朱墨的来信,他才读了一遍就明白了背后的那层意思——朱墨已经明确要求自己表态了!再耍滑头已无可能。朱墨说得很直白,如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