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彻底解散大同义勇(2 / 5)

围,宣大总兵官李文进、代王亲自入营,顿感大祸临头,渐渐安静下来。

李文进板着脸,大步登上点将台,朗声道:

“钦差朱墨、宣大总兵官李文进谕:

庚戌之变,鞑靼破关,巡抚仇鸾踟躇误国,百姓涂炭。为计权宜以图存,朝廷乃许总督军务杨博招募义勇,亦谓民力可用也。而十有余年,大同义勇职司不明、良莠不齐,乃至害民虐民,法司屡教而不改,百姓闻之而色变。

今俺答大兵压境,竟查得义勇佥事李宠勾结白莲教匪徒赵全,妄图策应敌寇。按大明律,牵连此罪者皆斩之。但念义勇不无微功,乃许改过自新、戴罪立功。钦差朱墨、总官兵李文进命即日整编义勇,分属卫军统辖,众义勇不得抗命,违者军法从事。此告。”

哗!

义勇大噪。

“不服!”

“你们是右卫的,我们不服!”

“公报私仇!”

“叫李宠大人出来说话!”

“李宠大人不在,我们一概不听!”

“……”

李文进、代王对望一眼,均感这批骄兵悍将果然已经是李家军了,再不整编,迟早闹出天大的祸事。

但义勇也有其弱点,那就是成分复杂,内部矛盾丛生,可以分化瓦解。

须知,

义勇之中有王府亲卫、白莲教徒、流民、罪囚各色人等,乍听要整编了,却是各怀心思,有的害怕被抓,有的早就等着正式加入卫军编制,还有的则是无所谓。几个白莲教徒大声鼓噪,却响应者聊聊。

李文进多年带兵,早料到如此,低声道:“王爷,你劝劝吧。”

代王大步登台,摆摆手,朗声道:

“大明祖训,藩王不得过问军政……所以,我今日来此,只是奉劝各位一句话,什么话呢?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如今敌军压境,大难临头,大家可千万不可闹出什么事端,否则军法如山啊……张文相、马九德,你们怎么说啊?”

张、马二人是王府多年的亲卫,这时任义勇把总,念及代王平时恩惠,又深感朱墨厉害无比,李宠儿子死了、自己也被抓了,哪里还有对抗能力?强弱对比已经明明白白。

两人当即喊道:“代王府亲卫,站过来!”

哗啦几下,

二百多亲卫站到点将台一侧。

其他义勇顿时大骂。

但其他郡王府亲卫也有样学样,纷纷放下武器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