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朱墨者,秦墨也?(2 / 3)

但在朱墨看来,申时行这些观念,才是最可怕的,是自己真正想要铲除的东西。他朱墨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当官成为普通职事,再不是特权之阶梯。而申时行的话,完全是反过来的,他们清流是在人格上就自认为高民一等的,他们之所以读书当官,就是为了成为不同于百姓的人,这才是最糟糕的东西。

但双方的共同点也不是没有,仔细想来也有两层。

一层自然是剪除严党,在这点上,双方有完全相同的目标;再一层则是正义,清流毕竟还是要调和的,不会把百姓逼到绝路上,在不损及清流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也愿意照顾百姓利益。

除此之外,双方可谓没有多少共同点了。

对如此局面,系统的评估就显得更加严谨了——

【文本性质:大明官场建制派对改革的立场表达;】

【建制派策略:有限合作;】

【风险评估:55%,预测三年后上升到70%;描述:建制派采取有限合作,但张居正是跟随投机策略,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形成其自己的集团,隐含重大风险;】

【预测分裂节点:严家父子入狱或决定性削弱;】

【……】

再看张居正的名单,其中也有很大的玄机——

首先是赵贞吉,此人一向都是徐阶的门生,这时因父丧丁忧,也快放出来了。张居正举荐此人,目的应该是讨好徐阶,因为,最终不还是要靠徐阶去说吗?

然后是张四维、马自强二人。

这两个人非常特殊,他们都属于严世蕃点评的“天下十七富豪家族”,官商一体多年,名声也不差。张居正举荐这两个人,目的何在呢?

朱墨想来想去,也许是张居正是测试自己,是否能容得下这种豪强家族?

另外是归有光,此人是江南的大学者,安贫乐道,门生遍布四省,是清流读书人中的王牌。张居正举荐此人,自然是想争取人心……ωωw.

至于名单里没有申时行,别人不清楚,朱墨怎么会看不透?申时行可是稍后几年的状元。他应该是自负才高,不愿趟这潭浑水,且江南缙绅可能很看重他,要当做苗子来培养,能走正道,自然是走正道,就算走不成,也还可以由张居正、徐阶再提拔不迟……

平心而论,这些人选是反复斟酌过的,囊括了各种代表人物,也从侧面证明张居正的确是在谈条件……但也正因为如此,正如系统所说,三五年后,张居正的集团势力就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