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明应该有这个底子(1 / 4)

海瑞能如此思考,那些里正们却是懵然不知重点。

朱墨不想再浪费时间,直接提示海瑞道:

“老海,你不妨再思考一下,灾民们种桑养蚕能赚多少?难道就不能自己织布织绸?他们织好了,织造局来收,岂不是比卖蚕丝赚得多?”

朱墨毕竟是过来人,产业的事儿见得多了,谁不是从小作坊起家的呢?

他思考很久,系统也评估过多次——

大明要解脱困境,只有把产业做起来,以后再考虑技术革新,而要做起产业,重点就是要让普通农户变成一个个的小作坊。

这一点,靠自然生长也许有可能,但时不我待啊?自己既然来到大明,干脆就促成这个转变!

这一言,

立即提醒了海瑞,有几个脑子灵光的里正似乎也明白了一点什么。

海瑞也并非鲁钝之人,与后世传说的死板脑筋完全不一样,这时突然啊了一声,惊叫道:

“对啊!朱公子!这些剩下的钱可以买织机!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捏……?”

哗!

海瑞这一语道破,马上提醒了百多个里正——

是啊,

很有道理!

两三户、三四户一架织机,不就可以自己织了吗?

谁说蚕丝一定要卖给人家的大作坊呢?

更何况,那些大作坊说大,其实也只有一二十架织机而已!

一个村七八户一架,加起来也比城里的大作坊大多了!

众人顿时议论交头接耳,现场一片兴奋。

朱墨点了点头,笑道:“老海,你果然聪明!吾此次来江南,就是为了这件大事,而吾之所以筹那么多钱,就是为了给农户配备织机……老海,吾想要你淳安做个样板,两个月后就要看结果……,而后在江南地面上,每个县都有样学样,你,有把握吗?”

海瑞满脸振奋,稍一思索就喊道:

“朱公子!我有把握!今儿下晌,我就带着人去挨家挨户地说……织机嘛,二十多两银子一架,光是剩下的二十万两,足够了!”

朱墨用人不疑,既然选了海瑞,就不再多想,而是趁热打铁,对众里正喊道:“各位肃静……!吾这一件大事,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吾别无他言,你们都跟着海知县干,两个月后,吾再来淳安!”

说完,

朱墨头也不回,向笑笑生招招手,大步走出衙门,翻身上了快马,当即就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