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十天,1000万两(2 / 3)

…你们是太不懂商人了!”

朱墨有心给他们上一堂金融课,当即接道:

“你们以为放债都能赚回利息吗?这杭州城里,敢借一分以上利息的人,有几个?你们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们,用一分的利息借了钱,能去干什么呀?干什么能赚到那么高的毛利啊?你们把这点想通了,也就全明白了,也就能理解我下一步要做的事!”

哦?

还有下一步?

什么呀?

众官儿面面相觑,绞尽脑汁,实在想不通这个关键在哪里。

朱墨见他们确实一头雾水,只好叹道:

“各位啊,你们都不明白吗?杭州城里,除了赌当、粉楼、珠宝,哪个行业有那么高的利?根本就没有!钱庄靠什么赚钱啊?靠的是借钱给那些快要破产的人,小农、小商、小民,有个三长两短,过不下去了,这才会到钱庄借钱……而最后呢,无一例外,他们的房子、田地,最后都要抵债!”

“这,就是你们理解的钱庄,靠的是盘剥……盘剥固然是快,可风险大啊,谁没见过被逼上吊的?也有很多田宅,实际上就不值那么多钱……你们想啊,一亩田真有那么贵吗?不就是图个稳定吗?

再说,你们怎么就没有问一问?我朱墨借了这些钱,凭什么就敢拍胸脯保证3年后利息到一分一以上呢?你们!谁能回答啊?”

大伙儿顿时蒙圈。

他们不可能想明白——

资本化率提高之后,江南丝绸将进入产业化阶段。那时候的投资回报率一定超过30%,这种速度可能会维持10-20年,如果周边几个国家不赶上潮流,这个优势也许会保持100年……

……

三天后,

台州抗倭大营。

胡宗宪、戚继光、谭纶三人满脸愁容。

此刻就快入冬了,营中军需已经快用完,入冬的棉衣棉被在哪里?新招募的士兵的铠甲兵器在哪里?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而那个朱墨,屈指算来,到江南已经快一个月了,除了杀掉何茂才,整日里就是游山玩水……

探子打听回报——

这个人根本什么也没干,整天和一个猥琐书生在西湖泛舟吃鱼!

胡宗宪、戚继光、潭纶三人本来一直在担惊受怕,生怕内阁下来什么处罚……还好,半个多月过去了,内阁并没有加急快报。

然而,

刚刚平静下来的情绪,又被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