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项目投资(3 / 5)

0岁到150岁之间,然而这并不代表人类生命的上限,影响生命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分裂的极限——细胞最多只能分裂50~60次就会死亡,而且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符合这条规则,但是依然有少数的生物能无视这条规则在地球上生存,其中就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龙虾。”

龙虾与其它生物不同的是它每换一次壳就如同换了一个新的身体,从理论上来说龙虾不会因为衰老而死亡,目前有记载最老的龙虾活了130多年至今依然在生长,龙虾之所以不会衰老的原因,是因为它依靠换壳会重置体内的细胞,而人类衰老的原因就是细胞分裂达到了上限,当然龙虾每次换壳都会体型变大从而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即便龙虾有如此逆天的能力也很难逃脱自然界微妙的平衡。

龙虾这种“换壳永生”的方式让科学家也希望能在人类身上实现,既然身体的细胞有分裂上限那么更换衰老部位是否能突破衰老机制呢?显然这类领域还属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只是找到了一条如何规避细胞衰老的方法而已,然而自然界还有一种通过“返老还童”的方式来达到永生的生物——灯塔水母。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动物,那就是长生不老的灯塔水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科学家无意中发现灯塔水母在恶劣的环境中会蜕变成幼体状态,当环境恢复正常时这种幼体会重新生长成水母,对于灯塔水母这种奇怪的生长方式一直到2010年的《自然与科学》上直接称其为“不会死亡的动物”,灯塔水母在幼年时期是一种锚状的水螅体,直到成年以后才逐渐长出伞形体,当灯塔水母开始重回幼年期时,它身体内的细胞会转变成为干细胞状态。

然后还能重新发育成组织和器官,这也是在自然界发现的首个能体细胞转干细胞的生物!

甚至还有无法杀死的蛭形轮虫。

“可能人们大多都知道水熊虫这种生命力超强的微生物,但有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蛭形轮虫比水熊虫更厉害,它和水熊虫一样能在任何极端环境下存活下来,哪怕是在超强的辐射环境下也无法杀死它,并且在脱离辐射环境后蛭形轮虫能修复被辐射破坏的DNA,水熊虫虽然生命力顽强但没有能修复DNA的能力,这种微生物是显微镜之父列文虎克最先发现,并在发现的同时就质疑这种单性繁殖的微生物是如何进行自身进化的。”陈渊说道。

人类的衰老虽然是因为染色体的端粒变短导致细胞死亡的,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死亡对整个生态链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因为生命进行新老更替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