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偌大神京为之沸腾!(2 / 3)

韩癀心头一动,当即拱手道:「微臣遵旨。」

左都御史许庐也面色一肃,拱手道:「臣遵旨。」

只是心头却涌起一股阴霾,贾子钰此行只是去领兵平叛,如何还能够插手地方官吏人事任免,此非乱政之举?

崇平帝转而看向拱手而立的施杰,道∶「施卿,等贾子钰后续军报送到军机处,对相关有功将校,详录事迹,汇总到朕这里。」

「是,圣上。」施杰拱手称是。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庞士朗从班列中越众而出,拱手道「圣上,如欲安治河南,亟需追赠相关罹难吏员僚属,微臣以为应予殁于王事者追赠封谥,方昭皇恩浩荡,朝廷矜恤死节义士之意。」

虽然庞士朗没有指名道姓,可含元殿中,**嗅觉灵敏的几位朝堂重臣,都知庞士朗说的是周德桢和孙隆两人。

这是用死人的名誉定性,为活人增加**资本和筹码。

周德祯、孙隆等人不管如何,以身殉国,大节无亏,虽然失了开封府城,但那是在都司官军尽丧,也算非战之罪,尤其讲究人死为大。

当然,并不意味着朝廷一定要追赠封谥,一省

巡抚为封疆大吏,有牧民守御之责,如朝廷不想丧事喜办,那么淡化处置,也并无不妥。

崇平帝一时默然,似在思索。

就在这时,翰林侍读学士陆理出班而奏,皱了皱眉,道:「庞大人,如今河南局势不明,汝宁未复,贼寇尚不知有多少残余乡野,倡言追赠封谥,言之过早,况汝宁府为贼寇起势之地,彼等难保不会南掠江淮,糜烂南省,还需京营剿捕,却不知为何,贾子钰并未收复汝宁?」

此言一出,殿中众臣倏然一寂,都看向陆理,心头诧异。

经过刑部尚书赵默被天子「晾」了一下后,竟还有人泼着天子的凉水。

翰林侍读学士陆理,许这就是清流的风骨?

陆理面色肃然,朗声说道:「贾子钰先前曾言,其派遣骑军四方布控,对贼寇围追堵截,由此可见剿捕贼寇,着重围追堵截,不使其逃遁,今省府初复,汝宁残寇却存,岂言局势初定?彼等贼寇,若流蹿诸省府县,裹挟百姓,重又起势,臣以为只怕开封府城殷鉴未远。」

这就是用贾珩当初给的考量,来找贾珩的错漏。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皆是小声议起来。

是了,如今开封府虽然收复,可贼寇还占据着汝宁府,说什么局势初定,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