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贵人相助(2 / 3)

誓不罢休?”

张元庆侧目看过去,这才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容:“周哥。”

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周传运的儿子周文盛。两个人曾经有一面之缘,周文盛还介绍他看了几本书。

周文盛走过来坐了下来,突然问道:“君子不器?”

张元庆给他说得一愣,方才明白,对方提的是《论语》中的一段。上次他向周文盛请教一些书,他说了好几本,其中就有一本《论语》。

不过他这个问题,就有点刁钻了,这句话是《论语》为政篇的内容,其中有一句:“子曰,君子不器。”

问题是这句话既没有上句,又没有下句。显然对方问的,不是看看自己记不记得住书里面的内容。

这句话从浅显来说,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个方面。往深里面说,就是为政的君子,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周文盛对自己说这句话,大概是说自己太过拘泥于一些小事,导致眼界不够开阔。或者说,自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奔波执着,没有君子之风。

张元庆好歹也是学霸出身,他想了想,回答道:“上德不德。”

张元庆也是文科毕业,本身就有一定的底子。而且上次周文盛推荐了这几部经典给他学习,他自然都通读了一遍。

尤其是近些时候,张元庆跟县里面的人到处撕扯,心乱的时候,发现读点国学经典,对自己有益。

他针对周文盛提出的君子不器,对答的是《道德经》里面的内容。这句话全文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也就是上位者不强调表面的“有德”,才是真正的有德。

因为道家思想都是相对的,一旦有了标准,就有了对立和矛盾。所以道德经里面的话,都很绕。

张元庆理解的是,上位者不强调有德,那么就没有分别心,那么就可以包容。而他这种包容,才是真正的有德。

张元庆的意思是,自己虽然不是君子,但是周文盛应当是能够包容的上者。

不过这种对答又不是对诗,所以就是对上一个大概意思。

果然周文盛露出了笑容:“好小子,看来最近一段时间,学了不少。”

张元庆惭愧的说道:“周哥开玩笑了,我就是一个文科生,拽几句文而已。实际上我学东西,就跟野猪品细糠一样,狼吞虎咽。”

周文盛却很赞赏:“之前介绍你读书的时候就跟你说过,不要求读懂,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