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选择大于能力(2 / 3)

想笑,为什么自己执行不合适。方案是自己酝酿出来的,为了推行这个方案,也放弃了很多,现在丢给别人去执行?

那自己在做什么,为他人做嫁衣?

鲍勇直视着张元庆,语气凝重:“我知道方案是你制定的,但是或许你也不清楚这方案的分量。彭泰来怎么可能会将这么重要的方案,给一个不放心的人推行。

更何况考核办法在手,能够对各个单位以及各大乡镇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谁要是能够把这件事做好,谁就将获得一份很厚的资历。”

鲍勇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彭泰来之所以将常明云和叶俊调走,就是让张元庆没有依靠。之后,也许还会想办法对他进行掣肘。

就算没有掣肘,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就对你施加压力,那也承受不住。除非有信心,压住所有人。

只要张元庆打不开局面,那么这个事情就会丢给其他人来做。

张元庆有些头疼,这就是一把手难缠的地方,只要不符合他心意,他就有的是办法把你挤兑到不行。一边让自己加快推进,一边故意撤走自己的助力,这也是一种手段。

鲍勇所说的急流勇退,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不如趁着这个时候不干了,把选择权还给彭泰来。只是这样一来,自己的努力基本上就白费了。

张元庆不由感到一丝无奈:“鲍书记,您觉得单从能力来说,有谁比我更适合来执行这个方案的么?”

鲍勇点了点头:“论对方案的了解,论执行能力,在咱们常溪县的干部队伍中,能够超过你的不多。但是有的时候,能力不是必要的,选择大于能力!”

一句选择大于能力,说明了这件事的根源在哪里。张元庆主要选择的是常明云,他是常明云的人,那么他的能力再强,都会被彭泰来针对。

换言之,如果另一个人得到了彭泰来的支持,那么就算能力不足,也会得到相应的助力。那么对于别人来说,非常难办的事情,他可以轻松的解决。

这就是借力,诸葛亮借东风能够火攻曹营。司马懿借大雨,能够死里逃生。

所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能力还重要么?

如果按以前的脾气,张元庆肯定一拍桌子,大不了不干了。或者硬着头皮硬刚。

可是最近这两年的经历,对张元庆的性格塑造又有一些新的影响。他知道耍脾气是不行的,至少在你没有达到一定地位的时候,没有人会惯着你的脾气。

张元庆问道:“鲍书记,如果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