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朱标明白了!二弟才是朱元璋亲生的啊(1 / 13)

徐达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表示自己会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去做,但同时,徐大爷告诉朱元璋:“陛下,大军在战场上,战略意图都能够明确,但双方一旦交手,我们的最初目的可能会出现变化。”

李文忠和冯胜认为徐达说的有道理,朱元璋也是在战场上搏杀出来的人,他又岂能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道理咱知道,但你们不要只想着打仗,咱现在要的是保境安民,把他们打疼,打到不能再南下犯边,这就够了!”

朱元璋知道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大将,一门心思的都想建功立业,提升自己的爵位,他们必须要抓住每一次外出打仗的机会。

所以,朱元璋必须对他们的心态进行安抚:“楷儿找出来了产量足够大的粮食,只要三年到五年……我们只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打仗就不需要再考虑粮食够不够的问题,你们可以放开了打,现在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明白吗?”

徐达、李文忠、冯胜三人听到后,齐齐躬身领命:“臣等谨记陛下教诲,绝不轻功冒进!”

说的好听,但真等到打起仗来,这些人就会是另外一幅嘴脸了。

朱元璋太清楚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了。

不过,仗还是要打的,他们要打,那就让他们去。

晚上,朱元璋把人送出去,只留下他和朱标两人,在皇宫里溜圈,活动活动发酸的腰。

当然,活动身体的时候,谈论的也必须是国事,朱元璋甩了甩自己的胳膊,对朱标说道:“这一仗,咱不想打,却又不得不打,咱不能让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再从咱手里丢了,到时候再夺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朱标听着朱元璋的话,默不作声。

显然,他和朱元璋的想法是一样的:“爹,我们这一仗,只想获得三年的发展时机,不想和他们决战。”

“咱们的战略目标定下来,那蒙元的齐王王保保也不是**,他的义父当年就是蒙元的重臣,带兵打仗有一套,王保保也不是省油的等,蒙元如果没有他,早就遁逃漠北了。”

“那王保保看到我们不是想消灭他们,只是想把他们赶走,必然会牵制住我们,寻机与我们决战,至于这场仗能打到哪一步,能不能完成我们的战略目标,一旦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是否有余力把这场战争制止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事情。”

对于战场上的形势,朱元璋即便不去,他也能把未来看得清楚。

朱标就不是马上天子,他对战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