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的设定思路以及日后的更新。(1 / 2)

();

先说说设定吧。

本书简介里写了,本书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为蓝本,加上一些神话故事融合而成。

所以里面的设定一定不太符合洪荒流和纯原著流读者的心理预期。

这给本书设定增添了很大的阻力。

不过小作者的设定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小作者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尽量体现出古人对祖宗的崇拜和对古人思想的尊重。

众所周知,小作者们的神其实大多数来历都跟祖宗有关。

最早的山海经里面,里面各种奇形怪状的神都是炎黄二帝的直系后代。

再到后来三清老子那也是有原型的。

其实就是现在的道教典籍中记载的各种神灵也都是以古代对社稷有功劳的人为原型。

所以在古人眼里,神其实就是人,而人也可以是神。(这个观念小作者后面会慢慢引出来。)

当然其实前期也铺垫过一句,就是“烛”第一次出现说的那句话,这个暂时就不多说,反正以后会写。

由于很多东西小作者还没有写出来,所以暂时也不能说太多,就先以昊天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小作者的设定思路。

首先说的是昊天的地位。

昊天是一尊比道教出现还要早的天帝,在早期的有关神话的书籍中,他的地位都很高。

即便后来道教兴起,在道教典籍中他的地位也只比三清弱一点。

更关键的是昊天一直是正统王朝祭祀的天帝。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地位只是在某个时期的某个圈里下降了那么一点点,实际地位还是独一档的高。

所以小作者结合他的历史地位,以及《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给他的定位就是一位比三清还要古老且强大的古老天帝因为某种不知名的原因导致他的地位、实力等都受到了影响,这才会出现不如邪神鸿钧和三清的假象。

从这里大家也就看出来了,本书不是尊从道家典籍,也不是只尊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设定,而是尽量以人物的历史地位再结合道家神话,《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给人物一个重新定位。

这是小作者的一个大致思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然了,从目前来看,结果并不算好。

本书在不到十万字,收藏一千出头的时候追读就已经超过两百了。

最高接近三百,但是随